且说,皇上看完那“血谏遗书”,顿时感动得痛哭涕零,他当时如丧考妣,有一种“儿欲养亲亲不在”的感觉。在场的人们当中只有楼将军、红移公主和庙中主持心中明白,其他人都是一脸的蒙圈。
随后,皇上和红移公主移驾回宫,大臣们都带着疑问也相继离去。他们疑问的是:锦盒之中遗书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能让皇上如此大哭?可让他们更加坚信的是:红移公主就是这“大富大贵大命的有缘人”。换句话说,他们坚信红移公主就是那命中注定的九五之尊。
皇上回宫后,反复的看这“血谏遗书”。心想:这股肱之臣真是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呀!他不仅生前为国为民,死后也是造福天丈百姓。尤其是老太师,他死后尽然显灵给朕送来“血谏遗书”,可谓是用心良苦。朕一定要像你们盼望的那样:做一个千古留名的普光大帝,成为一个历史垂青的天丈明君。
他吩咐身边的太监总管马培敬,按这“血谏遗书”的尺寸做成一个相框,然后把它表好,放在自己的御书房之中。他要一日三省,他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待那“血谏遗书”表好之后,皇上把它放在了自己书桌的右上角。再看那“血谏遗书”:金框镂菊翠,平面玻璃翡,书法笔迹好,红名作点缀。一日三省不忘本,座右铭记天丈根,普光立誓千垂古,从此脱胎焕人心。
从此,皇上又回到了从前,每日的早朝他都会去。朝中事务又有他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天天兢兢业业,日日忙忙碌碌。好像是人一忙起来,什么烦恼的事情都忘了似的。他不再去想那些荫子造人之举,再也不去做那些荒淫无道之事。
并且,他在楼破军的建议下,开始了兴修水利,发展农耕,鼓励商户,强练精兵。加强边关守卫,加大朝中人才推举。严管科举制度,严惩贪官污吏。纠社会不正之风,除朝中不良之气。
这一项项的措施,这一道道的法令,深得民心,受到人民的拥戴。
至于储秀宫之内的南离美人,皇上把她们皆按品行才华、等级才艺分别分封。把他们分为贵、惠、德、贤、淑五个品级,每个等级下面又各有容、华、昭、仪、修,婉、嫔、媛、婕、姬十个位。以上这“五品十位”之人,皆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独院,有离蝉皇妃掌管后宫凤印,管理后宫佳丽。
皇上每天晚上“翻牌”就寝,不再像以前那样纵欲过度。至于皇上每晚会临幸何人,就要看她的运气了。如果皇上翻到了她的牌,那今晚她就会得到大王的宠幸。
其实,这些后宫管理之事,是红移公主给离蝉皇妃建议的,再有离蝉皇妃转告皇上。皇上恩准后,就开始这样实施了。至此,天丈国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再无糜烂荒淫之事。
你也别说,皇上自从把“血谏遗书”当做座右铭以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在人们的心目中皇上现在就是一个:从谏如流,深明大义,广开言路、闻过则喜的圣明的君主。
大家都觉得皇上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他得到了神灵的点化,获得了七星君的附体。
眼看就要到了三月初,只见那:和风徐柳微波荡,春回大地蛙开腔,万物复苏揉睡眼,桃花争先苞欲放。
且说,有一天早朝,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以后,掌殿太监说完“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只见殿下从文武百官之中走出一人,向皇上施礼道:“皇上!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我翰林院和礼部已经准备停当,就等皇上的一道圣旨,然后张贴皇榜,告知天下书生,选良辰吉日,便可开考。”
且看此人:宽袍大袖紫锦衣,胸前瑞鹤驾云霓,腰中玉带手中符,五梁帽冠似蝉翼。鬓发斑白披偻肩,高额宽颊鼻梁宽,镌刻睿智眼深邃,露显忠厚眉宇间。
此人名叫:孔耀庸,翰林院学士,为人忠厚耿直,学问博大精深。只可惜朝中有“四大辅国”多年掌权当道,他一直被埋没在翰林院整理典籍。只是近期被楼破军将军引荐,红移公主力推,才被皇上选为这次科举考试的总管。
皇上听后说道:“孔耀庸!你作为今年科考总管,一定要确保今年科考的公开、公平、公正。如果出现什么纰漏,朕可要拿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