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天空里,白色的云朵在不远处慢慢飘浮着,它们离头顶的太阳很远,因而气温太显得如此炎热。
“strike out!”
“投的很好!”
“加油喔!”
小田切低下头,将耳边的欢呼声抛之脑后,也没有看一眼下场的打者,只是用脚尖仔细地翻弄着地面的砂石。
或许是因为7月份的气候干燥,脚下的土壤十分松垮,稍一用力就刨出一个小坑。
从表面皮肤上的毛孔感受到燥热的气流涌动,手指从手套里脱出了一部分透气。
“打者,二棒,桥本同学。”
小田切看着脚下米白色的钉鞋,里面被袜子包裹住的脚趾移动了下位置。只是几场比赛下去,这双新的钉鞋就已经像是完全接纳了自己般贴合脚部,训练时的不适感全然不见。
脚下的钉鞋往侧边倾斜,便能看到米白色的鞋侧边有一条红色的缝线,缝线表面由反绒面覆盖,因为之前脚下的动作导致反绒面上沾染了些许灰尘。
看着那条脏兮兮的红色缝线,小田切的眉间皱起。
“play ball!”
耳边响起开球的提示,小田切这才将视线脱离了脚下,抬起头看向对面不远处蹲着的捕手,期间看了眼捕手一旁的打者,在看到后者苍白的脸色后便转移到捕手身上。
蹲在地面上的捕手将戴着宽大手套的右手搭在一边膝盖上,另一只手在胯间伸出手指,在看到自己点头后收回手指,搭在膝盖上的右手举在内角的位置。
在确认好手套的位置后,小田切举起了双手,慢慢抬起前脚。
直到把球从手里投出的前一刻,他还想着比赛结束后是不是要再去校外买一双钉鞋。
“嘭!”
“strike!”
······
“打者,三棒,大西同学。”
这里就是终点吗。
走上打击区的那一刻,三棒的心情有些恍惚。队伍一路飙升的发展,让这位十几岁的二年级棒球生首次无比接近今年的甲子园,但就像是他在心里将这一切视作美梦般,最终都会破灭的。
记分板就在不远处伫立着,就像是一块沉默的墓碑般在上面陈述着数字“六”的事实。
三棒将视线转移到投手身上,看着对方举起手套,上半身慢慢弓起。与此同时,他感到自己握住球棒的双拳再次施力。
看着那颗球离自己越来越近,身体机械地运作起来。
“嘭!”
“strike!”
要结束了吗。
从脑子里传来了不知名的声音,三棒刻意忽视了它,睁大双眼想要看清那个投手的动作。
“strike!”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身体好像哪里出了问题似的力气越来越小,明明只是一次次的空挥,比赛进行到第四局却好像已经用尽了所有力气。
“strike out!”
“第四局上半场结束!”
“这位同学?”
裁判看见打者还呆站在打击区,面露疑惑地问道。
三棒朝裁判露出尴尬的笑容,这才慢慢将球棒放下,转身离开场内。
第四局上半局比赛结束,青道再次零封明川,两者至今还保持着6分的差距。观众席上的众人都纷纷议论,这六分的差距或许在比赛结束后会不断被拉大。
“啊,明明前两局还挺行的嘛。”
“现在完全就是一边倒了不是吗。”
“那个一年级简直稳定的不像话啊。”
大和田忧心忡忡地看着明川休息区里的队员,听到周围的议论声后忍不住向一旁的报社前辈抱怨道:“怎么感觉明川现在已经完全没了气势?”
“简直一点冲劲都没有了啊。”
峰富士夫赞同后辈的这句话,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局上半局比赛里,明川一至三棒的打击都很成问题,纵使那个青道的投手投的还是很靠好球带边缘线的球,如果积极挥棒的话总会有一定几率打出去的,但就如已经发生的情况,明川队员已经陷入了不敢打以及打不动的困境里了。
这个时候只要是一球就能让这些少年们惊醒。问题是谁来打出这一球呢?
峰富士夫没能从休息区里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他小幅度地摇了摇头,转而看向青道休息区里,那里的少年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下半局比赛。峰富士夫看到了那个小个子的身影。
直到现在他还是没看到青道让小个子替换降谷晓先发的理由,毕竟如果只是凭借前者控球稳定的优势那么另一个二年级,那个名为川上宪史的投手不也能做到吗?
所以,他应该还有什么没有展现出来才是。
看着那个站立在围栏前的身影,峰富士夫摸了摸下巴。
很快第四局下半局比赛开始,明川队员们纷纷上场进行守备。
“play ball!”
站在投手丘上的杨或许还没有身旁的那些队友们表现得紧张,明明在上一局失掉6分,可是身为王牌投手的他却还是在等待着什么。
“strike out!”
面对7棒降谷晓,杨很快就让这位盲炮出局。更换投手这步棋算是青道对自己的致命一招,但把降谷放在左外野,就连自己也未曾想清楚这步棋的精妙之处。
从降谷的挥击来看他的力量或许还不错,但是技巧方面实在是过于粗糙,不过要求他这方面或许是有些过分了,毕竟他原本就是个投手。
杨突然把头抬起,怔怔地看着降谷晓离场的背影,与此同时下下位打者——小田切一郎在准备区蹲下。
过了好一会儿杨才把视线收回。
下一位打者是8棒白州,遗憾的是对方使用短打将球推到左内野后,守备速度不及,最终还是让他登上垒包。
“白州前辈点的好!”
“加油啊!前辈!”
杨没有过多地在意第一位打者的上垒,这位各方面都很不错的打者意味着他可能采取的战术也会来自各方面,这样的话要去猜测打者接下来的行动就会变得很困难,再加上现在队伍里高压的气氛,一旦使出短打的话节奏极大可能会被打乱。
更何况下一位打者才是他的关注重点。
“9棒,小田切同学。”
那个小个子从准备区站起,拎着球棒走到打击区内,随意地进行了几下住准备动作。看着不远处小个子的动作,杨的脑内却在冷静地分析着。
为什么是他?
这个让峰富士夫思考的问题,也同样为杨所困惑着。
自从一开始得知青道投手的更换后,他就一直在思考那个小个子有什么比降谷还要适合先发的特质,仅仅是控球吗?堪比他的控球吗?就算是这样,持有二年级投手,三年级投手的青道不还有更好的其他选择吗?是什么导致那个小个子脱颖而出成为先发?
杨对于先发的疑惑是有理由的。
在职业棒球比赛中,一支棒球队的投手按出场顺序先后可分为1、先发投手(Starting pitcher);2、中继投手(relief pitcher);3、以及终结者(closer)。
担任先发的投手一般是队伍里的王牌,要求的投球能力最高。
按照日本棒球界对投手的分类:本格派、速球派、技巧派、软投派,如果一个球队有的选,大多会按照本-速-技-软这个优先级挑选王牌,不光是因为优先级最高的本格派投手其“本格”之意指的就是**最正统的投球风格**,而是本格派投手兼具了稳定性与破坏性两者。
「本格派」:四缝线球速在145km/h上下,同时拥有两到三种擅长的变化球,投球风格是以速球为主、变化球破坏打者节奏或决胜夺三振为主。代表人物是成宫鸣。
「速球派」:擅长投高速直球,球速可高达150km/h以上,但因为高速的投球控球方面不太稳定,投球风格是以让打者空挥以达到三振为主。降谷晓之所以身为一年级就能登上正式比赛的舞台,就是因为他的速球已经让他成为了速球派投手。
接下来的「技巧派」和「软投派」,可以说大多数高野投手都归属于以上两种类型。
「技巧派」:球速在140km/h上下,辅有几种变化球,投球中速球与变化球呈对半几率。
「软投派」:球速在135km/h左右,或者更低,变化球会使用三至五种,投球策略一般是以变化球为主,可以说就连直球(二缝线)也是作为变化球去使用。杨舜臣自己就可作为代表。
以上两种最大的区分就是「技巧派」还是会追求一定的三振效果,而「软投派」则是完全以让打者**打不好**或者**受到混淆**为策略进行投球。
回到正题,之前提到的先发一般是会用哪种类型的投手,答案实际是要参考每场比赛的对手风格进行战术上的权衡,但撇开这一因素不谈,只论一般情况的话,高野对于先发的选择自然是更加青睐球速较高的「本格派」与「速球派」,因为平均球速在130km/h上下的高野投手之中,球速突破145km/h的投手破坏性已经不是一般打者能够应付的了。
所以球速惊人的降谷晓被小田切替换下去就是一件很让人疑惑的事情。因为照小田切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他这个隶属软投派的投手为何能挤掉速球派降谷晓?
杨镜片下的双目审视着不远处已经结束了挥棒练习的小个子打者。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play ball!”
打者将球棒举在头侧,身体重心下移。
捕手在对面做出暗号,杨在注意到后摇了摇头,随后摸摸了自己的帽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