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赚钱就买房这习惯,是哪儿来的啊?真的不怕亏了吗?”
别人不知道,但是最为夫妻俩的死党,他是晓得杨青青夫妻在火车站那边,接连买了六处房子的。
杨青青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大傻子,问道:
“除了乱世,自古以来,做房产哪有不赚钱的?”
乐宁想了一想,说道:
“哦,确实是这样。”
所以,有的人赚钱,有的人优柔寡断的赚不到钱。
就因为这个,乐宁就坚定的跟着王德隆和杨青青夫妻混了。咱对投资啥不敏感,咱可以跟着能人学啊!
因为杨青青的话,乐宁说服了自家也在那边买了一个小铺子,他们家不像是王德隆他们固定来钱比较快,就是靠着固定的工资,不过还算有点家底儿。大的买不了可以买个小的,他们家自己也不做什么,直接出租出去,一家卖包子的铺子很快的干了起来。
也不过两年的功夫,这里拆迁了。
买的时候花两千块买的房子,赚了两年的房租之后,没想到拆迁后他们又到手了四千块。这干啥有这么大的利润啊!
从那以后,乐宁就服了。
许多年后,母校校庆,他们班级所有人联合起来捐了十万块钱用于母校建设。要知道,这个时候大家的平均月工资也不过一百几不到二百。
没想到他们仅一个班级就捐出来十万,搞得整个学校都轰动了。
如果是上级拨款,这笔钱都不算少,更不要说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捐款。
不过,这似乎对他们同学来说,倒是还好!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乐宁笑着说道:
“我的第一桶金,就是跟着王德隆买房子……”
同学甲说道:
“好巧啊,我也是。”
同学乙则说道:
“我就跟你们不一样,我是第一时间租了王德隆他们商场里的摊位发的财……”
同学丙说道:
“好巧,我是听他说火车站附近吃喝好卖,给我大哥指了路。他从摆摊到小餐馆,然后到现在的大饭店……”
同学丁说:
“我听杨青青说倒腾手表赚钱,趁着寒暑假跑鹏城,赚了第一桶金……”
同学戊说:
“我也是跟风买房……”
……
诸如此类。
总之,大家算一算,班里光是跟着买房的,就有一半人了。还有跟着学着搞小生意的。
总之,大家一合计,越发的觉得,这夫妻俩,眼光绝了啊。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也不是为了赚大钱,有时候是为了省事儿,有时候是为了爱好,有时候则是为了吃吃喝喝。
总之,十分让人难以想象。没想到这样的人,竟然赚钱了。而且,还带动他们赚钱了。
他们这些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同学的情谊本来比就后来更强更亲厚。而因为王德隆夫妻这财神爷的属性,大家更是聚成一团。格外有凝聚力。
而他们这批学的是电视广播新闻,所以一般也都是从事相关的行业。
喜欢回到过去当大家长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回到过去当大家长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