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面色平静地说道。
此言一出,皇太极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
原因无他,和珅说的正是他心中最担忧的,却又是最不愿意相信的,也是最不想提及的。
但是,此刻和珅说出来之后,皇太极再也无法无视。
“陛下,大唐王朝确实难缠不假,但是,轻我国之力想要击败并不是难事。”
“只是,一旦我们陷入了和大唐王朝的鏖战之中,其他势力便会蠢蠢欲动,而我国之内那些不安分的势力自然也会有动作。”
“多年来,陛下可以通过强大的武力压制他们,但是,一旦我们的军队调离后果不堪设想。”
和珅径直将大清王朝的隐忧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一时间,皇太极面如死灰。
此刻,他十分后悔当初小看了大唐王朝,甚至还想要吞并其立威,结果演变到如今这个难以收拾的场面。
“爱卿有何良策。”
最终,皇太极十分不甘心地问道,他清楚,眼下这个局面,和珅的计谋一定不会让他高兴。
“求和。”
和珅说道。
“不可能!”
一听这话,皇太极顿时跳了起来,直接回绝。
“我堂堂大清王朝,如何能够求和,这绝对不可能,我战神一族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面对暴跳如雷的皇太极,和珅面容平静,一言不发。
最终,皇太极冷静下来,狠狠瞪了一眼和珅道:‘说吧!’
“这要看摄政王能否攻下沧澜江。”
和珅开口道。
“如今我大清王朝内忧外患,急需要改革,而改革则需要时间。相较之下,大唐王朝同样也需要时间发展,毕竟他们刚刚成为王朝不久。”
“其次,我们面对的困境,大唐王朝同样需要面对。之所以这一次他们不计后果的开战,也不过是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让百姓,不同的势力不得不同仇敌忾应对,所以,议和是一个对于双方都有利益的结果。”
“哦,如此的话,为何还要等摄政王那边的结果。”
皇太极问道。
“若是摄政王夺回沧澜江,我们日后便有机会征服大唐王朝,若是没有,我们则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够议和,而日后再没有了征服大唐王朝的机会。”
和珅说道。
皇太极也是聪明人,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朕明白了。如今我大清王朝真的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啊。”
“陛下明白就好,如今我大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想要挽救必须要下重药。此番战败也未尝不是好事,陛下正好有借口清除那些居功自傲的老臣,换上新鲜的血液,更可以借此重新整顿兵马。”
和珅说着掏出一封奏折送到皇太极面前。
“奏折之中是臣对于改革的一些建议,同时还有一些贤能之辈,如何处理陛下自由主张,臣就不多说了。”
皇太极点了点头翻开奏章。
第一页上是一份名单,名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革除的官员名单,数量之多竟然达到了百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皇太极最开始部落的族人。
后面则是举荐的名单。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皇太极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