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邊呢?”信王眉頭微微鬆開了一些,不管如何,史家如今也算是盡力了,那幾個官吏一死,人證便越來越少,能夠牽扯到自己身上的機會就越來越小。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鍾麟已經得到了刑部的首肯,也就是說,鍾平一事兒,刑部已經認爲是人贓俱獲。大理寺雖然遲遲不曾下文書,但……。”李孟堅神色有些難看的看着信王,頓了下道:“依我大宋律:通判之掌除監州外,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皆可裁決。所以鍾麟若是下定決心,大理寺的文書到與不到都不能阻止事情繼續往下發展。而且一旦做實鍾平一案,接下來勢必牽涉到信王您,慾加之罪何患無詞,到時候鍾平的供詞,可就是由他們說了算了。”
“那豈不是……即便是本王放棄鍾家,也不能置身事外了?哪怕是鍾康一家獲罪,把此事兒歸咎到王妃一人身上,本王也會受到牽連?”信王趙璩的心不由往下沉,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就是,自己豁出去鍾家棄卒保車並不好使,最終自己還會因此被牽涉,而後被剝奪信王爵位。
李橫跟李孟堅互望一眼,而後不約而同的低下頭,算是承認了信王自己預料的事實。
“呂祖簡那邊進展如何了?提點刑獄使楊存中,難道他還無法拿下?”信王心中又升起一絲希望道。
李橫默默搖了搖頭,深吸一口氣道:“楊存中與當時任大理寺左少卿的虞允文是好友,而……虞允文跟葉青則是好友,葉青又是大理寺左少卿,所以呂卿的拉攏還是威脅,絲毫起不到作用。楊存中如同一塊兒又臭又硬的石頭,沒人能夠說的動他。”
“他沒有家人嗎?”信王不由挑眉問道,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凌厲。
“有,但已經被葉青保護起來了。我們晚了一步。”李橫低頭說道。
“趙汝愚知道此事兒嗎?”信王指了指旁邊的廊亭,而後率先走進去坐下,看着跟着過來的李橫跟李孟堅問道。
李橫翻了翻眼皮,並沒有回答信王的問話,而是說道:“末將如今憂慮的是……史彌遠會跟趙汝愚闇通款曲,雖然如今死了措置、提點、總管、押發,但最爲關鍵的總領如今不見蹤影,若是此人被趙汝愚找到,又有通判鍾麟在旁輔佐,事情則就更不利您了。當下之際,末將以爲,只有讓史彌遠跟趙汝愚對立起來纔是當務之急。”
“爲何?”信王趙璩有些意外,李橫竟然不回他的問話,而是直接建議自己接下來該如何做,不過這個時候,他這個信王也沒有功夫深究,於是語氣冷冷的問道,多少表達着自己的不滿。
“因爲建康轉運使黃度。”李橫點到即止道。
而一旁的知府李孟堅,思索了下後順着道:“李將軍說的倒也沒錯,黃度乃是轉運使,所以他也更有發言權,他說的話,似乎應該比那總領更能可信一些。所以若是史彌遠跟趙汝愚走的太近,那麼……事情到底如何,鍾平通金到底是誰人授意,可就真的由他們隨意發揮了。”
信王皺眉思索着,注意力瞬間也被李孟堅一番話,從剛纔的話題上給吸引到了,史彌遠跟趙汝愚會不會暗中聯手,合謀來對付他的事情上。
史彌遠麾下有建康轉運使,趙汝愚有建康通判,自己手裡有建康知府,但趙汝愚的背後還有韓侂冑,所以史家會跟韓家聯手嗎?史彌遠想要得到什麼利益呢?
此時的趙璩,不由自主的想象着,若是自己手裡有葉青這一把利刃該有多好,若是有了葉青,也等於擁有了提點刑獄使楊存中,如此一來,自己不單不怕他們給自己羅列罪名,甚至還能夠爲鍾平翻案,保的鐘家上下的安危!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若是真能夠如此的話,那他趙汝愚精心設計的這一切,到了最後……他難道還敢真的動用那南康軍,在建康城來一場硬仗不成?他就不怕朝廷真的問罪?就不怕皇城司直接介入到南康軍中?
“在建康能不能找的到葉青?”信王擡頭望向李橫問道。
“末將這幾日一直在找,一直派人暗中跟着建康提點刑獄使楊存中,想必這幾日秦淮河的死屍之事兒,必然會讓楊存中心懷擔憂,會放心不下家人,所以他一定會找葉青的。到時候末將必然能夠見到葉青。”李橫恭敬的說道。
趙璩點點頭,而後看着李橫,像是在心中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起身往書房的方向走去,道:“隨我來。”
一封簡短的密信被信王親自漆封好,而後交給了李橫,道:“若是真有機會見到葉青,替本王把這封密信交給他。”
李橫接過輕飄飄的密信,看了一眼上面的祥雲火漆,這是一種皇家專屬的火漆,外人若是私自打開,就很難不被人發現這封信被拆封過。
這也能夠從中看到,如今的信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對於葉青在詭譎多變的建康形勢下的看重。
隨着李橫收好那封密信,在信王揮手離開後,諾大的書房之中便只剩下了信王跟知府李孟堅二人。
窗戶被信王緩緩打開一條縫隙,恰好看到李橫快步往外面走去,嘴角不由自主的浮現一絲冷笑的信王,喃喃道:“比起葉青來,一個小小的副統領,顯然並不值得本王放在心上。”
“但……。”李孟堅看着信王面向窗外的背影,謹慎道:“但若是葉青不理會的話,那您豈不是……?”
“不,不會的。”趙璩緩緩搖着頭,繼續看着窗外道:“保護王妃一路前往建康,並保護王妃在建康的周全,是太上皇、皇太后以及皇后三人聯手下的旨意,若是王妃在建康出了什麼差錯,他葉青可是難辭其咎。所以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會眼睜睜的看着王妃在本王跟趙汝愚的爭鬥中,最終成爲犧牲品。”
李孟堅臉上一喜,聽着信王的分析道:“據說在臨安葉青跟趙汝愚、韓侂冑兩人頗爲要好,如今因爲要保護王妃一事兒,他們必然要鬧翻臉?此舉可謂是一石二鳥啊,信王英明啊。”
李孟堅恍然大悟,看着信王那不知何時,彷彿又變得自信滿滿的挺拔背影喜不自勝道。
但信王趙璩像是並不是很滿意一般,對着早已經失去李橫身影的窗外搖了搖頭,這才轉過身,在書桌後面坐下,嘆了口氣道:“正所謂破敵一萬自損三千,想要讓葉青在建康衝突中爲本王賣命,本王就不得不撇清跟史彌遠的關係,甚至還要把李橫也推給史彌遠。所以說,此事若是能夠如本王意願,本王並不能算是贏了。”
“失去了李橫的賣命,得到了葉青的賣命,失去了史彌遠的聯手,但信王您若是誠意拉攏葉青,大理寺豈不是回到了您一人的掌控之中?”李孟堅這個知府,惦記着大理寺右少卿的位置已久,但奈何信王則是一直沒有提拔他,而是一直把他安放在建康。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如今的大理寺右少卿,則就是史彌遠的“家臣”洪遵,也或者可以說,是當初魏國公史浩,留給史彌遠在朝堂上的左右手。
所以若是眼前的信王跟史彌遠撇清了關係,那麼對於李孟堅來說,完全是一件有利無弊的大好事情,只要這一次在建康城暗流涌動的漩渦之中信王能夠全身而退,那麼他李孟堅的仕途也就將是一片坦途,前途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從而真正進入廟堂,成爲朝廷之柱。
信王看着眼中流露着對大理寺右少卿一職赤裸裸野心的李孟堅,嘴角再次浮現一絲笑容:如同李孟堅猜測的一樣,他給葉青的密信之中,便是打算以右少卿一職爲代價,來換取葉青在建康一事兒對他的幫助。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