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這些年來,朝廷對於淮南東路一直是放任不管,真是後孃養的。”歷史上欄干拍遍,也沒能一心報國的辛棄疾,沉重的望着江水說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淮南東路是朝廷官場爭鬥的最佳戰場,看哪方勢力不順眼了,就扔到揚州,而後任由你們朝堂臣子去鬧,反正對於朝廷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只要不壞了長江以南各路的官場平衡就好。所以啊,你跟我前往揚州,是禍不是福,甚至很有可能,等你我回臨安述職時,就被關進了大牢,再也沒有什麼仕途可言了。”葉青看着揚州碼頭已經清晰可見,也學着辛棄疾拍着欄杆道。
“當務之急,便是命令淮南東路各州知州爲五路屯駐大軍補充兵力,如若不然,金人一旦南下……。”辛棄疾凝眉思索着說道,最起碼如今他這個快要上任的揚州通判,心裡頭的那一腔愛國之情還是熱乎乎的。
葉青實在是不忍心再打擊他,目光之中多少帶着一絲憐憫的笑了笑,無聲的嘆口氣,心道:淮南東路的地方官場,更是一團亂麻,而且隨着自己的到來只會更亂。
揚州知州比葉青這個揚州知府率先到達揚州,所以當葉青帶着辛棄疾等人踏上揚州碼頭時,新任揚州知州劉德秀,已經率領着其他官吏,在等候着葉青等人了。
“下官劉德秀見過知府葉大人。”劉德秀率先行禮說道,而後則是身後的一衆迎接的官員,一個個向葉青行禮做着自我介紹,希望能夠在這個新上任的淮南東路安撫使兼知府的眼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雖然他們並不像劉德秀那般,多少能夠知曉一些朝堂之上高官之間的事情,但葉青的一些事情,他們還是略有所聞。
在他們看來,這個經太上皇一手提拔的年輕人,能夠以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就任淮南東路安撫使兼知府,可謂是背景深厚,深得恩寵,其未來的官場之路必然是會青雲直上。
而且想必這個時候來淮南東路任差遣,恐怕也就是走一個過場,主要還是來淮南東路這個如同後孃養的,朝廷向來從不在乎,在此地任差遣官員政績的府路鍍金來了,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被朝廷調回臨安委以真正的重任。
所以對於淮南東路那些無法接觸到朝堂高層的官員來說,眼前的這個笑容隨和的年輕知府,可是他們能夠出人頭地、往上爬一爬的大好機會。
何況年紀如此輕,恐怕多說些奉承話,都比暗地裡多使銀子還要好使,畢竟,這可是太上皇親手提拔的,跟皇家的關係必然是極爲緊密親近的。
迎接葉青的排場規模不算是很大,但劉德秀也做到了不顯得小氣,不至於讓葉青一下子就能挑出毛病來。
來到揚州府衙署的葉青,自是不用再介紹辛棄疾,因爲這一路上,淮南東路的這些官員,都已經早早就主動的跟辛棄疾熱情的寒暄上了。
一任安撫使兼知府,而且還自己帶着通判來赴任,而且看這通判跟知府之間的交情,顯然並非只是同僚之誼,而是看起來交情很深的樣子,這讓淮南東路的官員,在看葉青的時候,一個個都快要把葉青當作神明來拜了。
通判向來有不經府路直接稟奏朝廷之權,所以歷來通判跟任差遣於知府、安撫使等職的官員是水火不相容,看彼此就如同是看仇人似的。
像葉青跟辛棄疾這般的,在各路官場之上自然是極爲少見。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所以對於除了劉德秀以外的其他揚州官員來說,葉大人這是深得朝廷信任啊,他日必將飛黃騰達、青雲直上。
要不然朝廷怎麼可能如此放任一個知府?還讓他自己帶着一個唯一能夠監察知府、安撫使的官員來赴任?
這與其說是來淮南東路任知府兼安撫使,倒不如說是,葉大人這是來淮南東路做一方諸侯來了,如同淮南東路的土皇帝一樣,完全可以在淮南東路隻手遮天、爲所欲爲,而且還沒人管!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