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是幸運與僥倖的並存體,幸運的是他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很多的貴人,穿越到了這個文臣尊、武將卑的時代。
僥倖的是,因爲他大部分時間還都能夠如同一個旁觀者一樣,因爲他知道歷史的走向,因爲他知道誰是他的敵人,誰不是他的敵人。
所以葉青這一路走來,看似有驚有險,但每次能夠逢凶化吉除了他的本事外,便是他如同預言家一樣,知道未知的明日會發生什麼,知道朝堂之上的人心誰忠誰奸。
只是當他越發的參與到這個時代的發展潮流當中時,當他成爲了一份子,開始真正的捲入到了洪流之中後,曾經知道的那些如同預言一樣的歷史走向,不知不覺的被他帶偏的同時,也自然而然的會讓他成爲當事人。
他知道趙構陰險,所以他如同白純一樣,把傘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趙構的身上,於是他就忽略了他剛剛到淮南東路後,第一個被他報復的史彌遠。
若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不參與到歷史當中來,自然是能夠很清晰的看到,當葉青在淮南東路一連拔除了史彌遠的兩個財源心腹後,史彌遠怎麼可能不聲不響的一點兒報復的行動都沒有呢?所以史彌遠必然是要暗中開始圖謀着報復葉青。
但身處洪流之中的葉青,在滔天巨浪之間,已經是有些分不清楚方向,他只認定了趙構將會是他的敵人,但他卻忽視了另外一個早早被他得罪的老狐狸:魏國公史浩。
這並不是葉青的錯,而是因爲葉青年輕所以才需要付出的在朝堂成長的代價。
何況,魏國公在被他葉青得罪後,並未向一個隻手遮天的權臣一樣報復葉青,而是就像認了似的,再次縮了回去,隱忍了下來,等待着時機給予葉青致命一擊。
再者以魏國公的老辣,豈能看不出來那時剛剛得罪他的葉青,能夠成爲皇城司副統領,是因爲太上皇在背後支持的原因?所以如此一來,史浩完全有理由站在旁邊看好戲,畢竟趙構扶持葉青成爲皇城司的副統領,要對付的並非是他史浩,而是湯思退。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坐山觀虎鬥也好,想要漁翁得利也罷,但最起碼如今能夠看出,史浩的隱忍跟城府,完全不是葉青這般年輕氣盛的朝堂雛鳥能夠相比較的。
“這麼說來,豈不是從我進入史浩的視線那一天開始,史浩就已經料到了我會有今日之結局?”葉青捧着茶壺,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團,讓王倫看的都覺得難受。
“可以這麼說,也可以說當初你扳倒湯思退不成的話,那麼你恐怕連死在湯思退手裡的機會都沒有,便會被史浩橫插一手要了你的命,痛打落水狗,這個世上沒人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王倫也幫着葉青分析道。
葉青認同的點點頭,現在回過頭想想,自己好像冒失的地方……不是太多了,而是數不勝數啊,完全是因爲趙構在背後的支持,或者是歪打正着、陰差陽錯的才讓自己走到了今天。
當然,也不能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自從到了大宋朝,他還是幹過不少大事情的,只不過要落實到需要這種極小的細節跟城府的事情上時,他就還是顯得稚嫩了很多。
“原來是暗中早有預謀啊,在我離開臨安後倒是給了他可趁之機啊,難怪史彌遠在淮南東路損失如此慘重,竟然能夠忍氣吞聲,看來這是要……。”葉青喝光了茶壺裡的茶水說道。
“一擊致命自然是最好,朝堂之上,誰也不會願意給誰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爲誰都清楚,如此的話,將來說不準倒黴的就是自己。”王倫接過茶壺再次連同手一起放進了寬大的袖子裡。
看着葉青心緒調整的差不多了,這才帶着葉青緩緩步上了萬壽橋,往對面的德壽宮方向走去。
原本以爲,離開臨安一年多,當今聖上趙昚的蒼老已經是足夠他葉青吃驚了,但當看到滿頭白髮的趙構,在王倫的攙扶下緩緩走出來的時候,葉青甚至有種衝到跟前扒拉扒拉那老態龍鍾的趙構,這特麼的跟一年前的太上皇是一個人嗎?人怎麼會老的這麼快?
“臣葉青見過太上皇。”不等趙構轉身在椅子上坐下,葉青便立刻行禮道。
對面是無盡的寂靜,使得葉青的話語在得不到迴應的同時,如同是被一個巨大的黑洞給吸了進去似的。
“太上皇讓你起來說話。”王倫冷冷的說道。
葉青隨即起身,而後這一次終於是名正言順的望向了老態龍鍾,風燭殘年中的趙構。
“怎麼,被朕的樣子嚇到了?”趙構顯然很清楚這一年來自己的變化,看着葉青那看似平靜的眼睛問道。
而葉青一邊回答着趙構的話語一邊奉承着趙構千秋的時候,心裡頭卻是一直按耐不住的想着水銀兩個字,他很想試試,若是此刻在趙構面前擺放一面水銀鏡子而非銅鏡的話,那麼趙構照鏡子的實話,會不會被自己蒼老的樣貌直接給嚇死呢!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