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宋疆 > 第八百零二章 真身

第八百零二章 真身(1 / 2)

<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amp;novel_id=songjiang-qingye7&amp;bookmark=802"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在這個時代,爲官一方的安撫使,只要性格稍微強硬一些,爲人處事、接人待物、心機城府都能夠與之權利相匹配的話,那麼在一路的影響力跟威望,完全如同是一個土皇帝般的存在。

若是再有優越的地理條件的加持,天高皇帝遠也罷,朝廷重心不在此也好,那麼這一路的安撫使,就真可謂是如同蛟龍一樣的存在,與真龍雖然還有着實質意義的區別,但在一路之上,顯然已經是萬人之上。

趙汝愚來到被葉青掌管了多年的淮南東路,註定了他決計不可能討的了好處,所以,不過幾日的時間,就灰溜溜的離去,也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狐狸沒捉到反而惹了一身騷,原本就是被人家設計引誘到淮南東路,加上趙汝愚又被眼前能夠消除異己的假象迷惑,所以敗走揚州,不得不離開趕回臨安後院滅火一事兒,同樣是被史彌遠、韓誠父子猜測的毫釐不差。

葉青怎麼可能會說到做到?斜風細雨樓人來人往、各階人士都有,走南闖北、不辭辛苦的商賈更是多不勝數,一些勳貴、豪門,文人士子同樣也會爲揚州的景緻而來,所以當趙汝愚回到臨安前,劉德秀的死訊,就已經在臨安朝堂之上傳遍。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隨着劉德秀的死訊隨之而來的,便是朝堂官員們如雪花一般的奏章,紛紛方向了朝堂之上,聖上、左相跟前,不出所料的,幾乎全部都是在爲信王平反。

撥亂反正,想要糾正一件曾經發生過的錯誤事情,勢必要有人爲當時的事情負責,受到懲罰,當年死了的秦檜都難逃此劫,何況是如今還活着的趙汝愚?

朝堂之上,衆官員在韓誠、史彌遠的默許下,摩拳擦掌,開始琢磨着如何爲信王平反。

舉棋不定的聖上趙惇,也開始猶豫着,要不要把趙汝愚推出來當替罪羊,當年的事情,他其實並不是很清楚,畢竟,那時候的他,還是一個沒幾個朝堂官員願意理會的無權太子。

而就在趙汝愚回到臨安的第一天,還沒有來得及前往皇宮見聖上趙惇時,孤山園林的一道旨意,如同一道閃電一樣,直直向他劈了下來。

太上皇竟然開始爲當年的信王說話,而且孤山傳來的消息是,這些時日太上皇經常夢見信王託夢,訴說着當年的冤屈,以至於使得太上皇每每夢中驚喜後,都是老淚縱橫。

孤山關於太上皇隱晦的消息,或許不會對當今聖上造成什麼影響,畢竟父子二人的關係,隨着太上皇徹底搬到孤山後,就如同是分了家一樣,誰也不再過問誰的事情。

但即便是無法給當今聖上造成什麼影響,並不代表着,不會給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員,造成一個助勢的信號。

何況韓誠跟皇室的關係,老而不死的魏國公史浩,跟太上皇、皇后、太皇太后之間密切的關係,總是能夠讓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員,從中找出符合他們當下利益的東西來,幫着他們開始在朝堂之上繼續站隊,是遠離趙汝愚好一些,還是親近左相、吏部尚書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暗流涌動,永遠不會跟天下老百姓有什麼關係,當一個個官員以貪腐、瀆職等等罪名被罷免的時候,其實,真正的原因,往往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那樣。

揚州的葉青不是沒有想過,把趙汝愚永遠的留在揚州,但這樣的話,太過於危險,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置於跟整個朝堂做對的局面,會使得韓誠、史彌遠在少了趙汝愚後,一同來針對他,所以並不可取。

何況,他也更想讓趙汝愚最終死的明明白白的,讓其知道冤有頭債有主,他是因爲什麼而走到今日的地步。

鍾晴、白純這兩個女人如今就在臨安,加上兩人手裡抓着一把傘,而且還有李鳳娘這個“內應”,葉青相信,最起碼在這個時候,臨安城內,還沒有哪個勢力,能夠輕而易舉的在傘的保護下,傷害到白純跟鍾晴。

葉青這個安撫使,最起碼在明面上,還是對任揚州知府多年的劉德秀家眷,給予了諸多的方便。在查明瞭是死因後,便把劉德秀的遺體交給了劉氏三兄弟,同樣,在這一日葉青身爲淮南東路的安撫使,還是前往了劉府去弔唁。

葉青到達劉府的時候,自然是讓黃氏以及三個兒子受寵若驚,在這個敏感時刻,劉德秀被定義爲貪腐官員,而且從後院還找到了證據的情況,竟然能夠毫不避諱的過來弔唁劉德秀這個當初的同僚,如此舉動,自然是輕而易舉的贏得了劉氏三兄弟的敬佩之情,就是連黃氏,也是一邊抹着眼淚兒,一邊對葉青是感恩戴德。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素縞麻衣滿院的劉府一處頗爲僻靜的地方,葉青在別過黃氏後,劉氏三子則是跟着葉青一同走了過來。

“接下來有何打算?”葉青平易近人的問道。

親和的態度、隨意的笑容,讓三兄弟又是一陣受寵若驚,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葉青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厚葬令尊後,三位是打算帶着老母親回老家,還是說……繼續在各地任差遣?”葉青笑着繼續說道:“令尊之事兒,自然是跟三位無關,朝廷也不會因爲此事兒而遷怒於你們三人,所以若是三位心意已決……。”

“葉大人,下官……下官暫時還沒有想過以後該如何。”長子劉敏行,看着葉青有些爲難的說道。

“無妨,這個時期自該是以令尊爲重,至於我今日提及,也是看在令尊與我同在淮南東路爲官的份兒上,再者便是……我明日便會率軍北上,這一去怕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葉青從容的說道。

劉氏次子劉敏學聽着葉青的話語,終於是率先反應了過來,相比剛纔大哥的實話實說,他終於回過味來了,眼前安撫使大人的話語,明顯是在爲他們三兄弟着想,是有意在這個艱難時刻幫他們三兄弟一把。

結合着他們兄弟三人,這幾日對父親的事情的瞭解跟分析,以及他們的母親黃氏的話語,已經很清楚的明白,上元節那一夜,本來是父親與母親一同離開府邸,從而使得這件事情跟他們三兄弟徹底的撇清關係,保護他們三兄弟不會受到任何的牽連。

但是到了最後關頭,父親卻是不知爲何突然變卦,留下了母親跟他們兄弟三人在府邸,而且更爲重要的是,當那夜右相趙大人跟安撫使葉大人來到府裡時,右相要抓他們回大牢時,是母親黃氏向葉青求的情,從而才免了他們一家子的牢獄之災。

所以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隱情呢?或者說,是不是父親早知自己在劫難逃,所以早早就拜託了葉大人,照顧母親跟他們兄弟三人呢?

就在劉敏學思索着這些的時候,老大劉敏行聽着葉青明日便要北上的話語,行禮說道:“那下官就在此預祝大人旗開得勝……。”

“大哥,慢。”劉敏學急忙拉住老大的手臂,而後向葉青恭敬的說道:“葉大人,下官有一事兒想要詢問。”

“但說無妨。”葉青態度隨和、有求必應的說道。

“若是下官兄弟三人,各自回任,朝廷會是什麼態度?您身爲我大宋朝樞密使,又一直在臨安,而且也掌淮南東路,又是北地四路、京兆府路節度使,所以自然是比下官兄弟三人清楚,朝廷會如何對待我們這些罪臣之後。所以若是下官三人回各自任上後,是否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擠,是不是這輩子以後的仕途也就升遷無望了?”劉敏學身爲家中次子,腦子比其餘兩個顯得是靈活了很多。

但在葉青看來,這應該是他們第一時間就該想到的問題,但竟然還需要自己提醒,還得加上他們自己琢磨半天,才反應過來,自己今日爲何而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隨着劉敏學問出葉青這個問題,劉敏行以及老三劉敏文,也終於是反應了過來,爲何堂堂一路安撫使大人,竟然會在這個微妙時刻來弔唁父親了,畢竟,如今父親可是朝廷的罪臣啊。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