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宋疆 > 第九百四十九章 饿死事小

第九百四十九章 饿死事小(1 / 2)

<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amp;novel_id=songjiang-qingye7&amp;bookmark=949"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夜色下的聖人書院多少顯得有些安靜,並沒有多少的燈火,三五成羣的文人士子相聚一起,要麼是在書院外面仰望星空做沉思狀,要麼便是與同伴述說着自己的抱負跟理想。

來到聖人書院半個多月的時間,如今這些文人士子們,在修繕孔廟一事兒上,並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時,已經有人開始變得焦躁跟不耐,甚至一些人,也已經開始私下裡對朱熹等人議論紛紛。

跟隨朱熹一同北上的張恃,以及弟子林擇之行走於聖人書院內,耳邊時不時的便會傳來一些昏暗的燈籠下,文人士子們要麼傷春悲秋的聲音,或者是豪邁熱血的朗誦聲,當然,其中也會夾雜着一些,對於他們如今還無法動工修繕孔廟的不滿。

不過聖人書院裡的這些文人士子,聚在一起議論最多的,還是今日曲阜官府下令封鎖孔廟的消息,這讓他們在大惑不解的同時,自然是對官府心生不滿,一個個摩拳擦掌、義憤填膺,叫囂着明日必須要跟官府好好理論一番才行。

書房內的朱熹秉燭夜讀,張恃與林擇之放輕腳步,對着書童示意後這才輕輕的在旁邊不遠的椅子上坐下,而朱熹不過是擡了擡眼皮,繼而便把注意力再次放到了手中的書卷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靜靜地書房內,隨着朱熹一聲長嘆被打破,手裡的書卷緩緩放向桌面,看着張恃跟林擇之問道:“葉青今日沒有來聖人書院?”

“沒有來。學生今日在門口等待幾乎一天的時間,都沒有見到葉青的影子。”林擇之輕聲說道。

“先生,如今看來,這葉青真是鐵了心,勢要搶這頭名啊。今日聖廟被封鎖,如今外面的士子們更是憤憤不平,葉青此舉,他就不怕招惹到這麼多人的不滿嗎?”張恃看着若有所思的朱熹,心頭也有些擔憂的問道。

前些年,朱熹在臨安沒少吃虧,跟這個葉青之間更是恩怨頗多,甚至那葉青,還曾經把朱熹抓進過皇城司的大牢內過,今日兩人在曲阜再次相遇,不過是一個晚上的時間,葉青就立刻興師動衆的封鎖了孔廟,這明顯就是衝着朱熹來的。

而且更讓他擔憂的是,葉青可謂是整個北地之主,他們幾人攜手來此已經是在以身犯險,等於是跑到人家葉青的地盤上撒野了,這要是一個鬧不好,吃虧的可絕不會是在北地能夠隻手遮天的葉青。

朱熹淡淡的掃了一眼張恃,張恃把對於自身安危的擔憂,不動聲色的就轉變成了士子們對葉青的不滿,從而讓他也必須考慮,如今聚於聖人學院衆多士子的人身安全。

“葉青不會輕舉妄動的,更不會對如今聚於此的士子們進行武力打壓,既然他想要借修繕孔廟來籠絡民心,就足以說明,他很清楚眼下若是打壓我們帶來的後果,絕對不會利於他在北地立足紮根。”朱熹端起書童送上來的茶水,看着那冒着熱氣的茶水,想了下後還是寬慰張恃道:“不管如何說,如今北地都是我大宋的疆域,不管外面傳言是否爲真,但葉青終究是我宋廷的官員,他不得不在乎臨安朝堂的態度跟立場,所以……這件事兒就看我們跟他誰能夠耗過誰了。”

“葉青此舉是北上濟南府,據說金人使臣想要拉攏他,也有人說是爲了跟他談和,從此讓兩地再無戰事。”林擇之看了一眼張恃,以及朱熹那平靜的臉色,而後放心大膽的繼續說道:“但不管如何說,葉青恐怕都沒有太多的時間跟我們在此相耗,想必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葉青到最後,不管是迫於朝廷的壓力,還是跟金人談和,或者被拉攏一事兒的迫切,學生想……最終沉不住氣的必然會先是葉青。”

“擇之說的不錯,今日老夫不出書院,便是在等待葉青的到來。現在看來,葉青今日應該也是在驛館等待我過去,所以啊,如今已經算是耗上了。但我們的時間比他要充裕很多,最終沉不住氣的,不出所料的的話,必然會是他。”朱熹贊同着學生林擇之的話語點頭說道。

張恃聽着朱熹、林擇之師徒二人的分析,不由自主的跟着點頭,不過心裡還是有些擔憂道:“但先生……這千多人聚於曲阜,每日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如今曲阜的百姓……。”

說道這裡時,張恃的神情立刻變得有些忿恨道:“俗語云:窮山惡水出刁民。聖人千百年來竟然都不曾讓這裡的百姓變得……。”

“張先生……。”林擇之不等張恃說完,便搖頭打斷了張恃的話語,而後看着朱熹道:“不妨事,學生前兩日已經寫信於家裡,讓他們給學生再多寄些銀兩過來。而且今日,學生也已經跟幾個家境頗爲殷實的士子通了通氣,繼續維持半月時間不成問題。”

“可如今曲阜的百姓、商販,只要跟我們的這些士子交易,都會不自覺地擡高物價,我們最初來時一頓飯纔多少錢,而如今呢?曲阜的商家只要見到做文人裝扮的士子,必然是要比賣給他人時貴上很多,我們豈能就如此一直被坑下去而不理論?”張恃有些頭疼的說道。

他在衆多的文人士子中,已經算是口袋比較殷實的了,但這幾日曲阜的物價猛漲,可就是連他都有些吃不消了,更何況,君子不食嗟來之食,若是隨意任由他人施捨,這豈不是失了讀書人的傲骨!

朱熹默默的長嘆口氣,如此多的文人士子相聚一堂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這些人的家境差距太大,甚至這幾日,已經有一些人,因爲囊中羞澀,而又不肯接受他人的幫助,已經帶着自己的書童下人離開了曲阜,若是自己跟葉青如此耗下去,恐怕……還真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