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宋疆 > 1063 神秘遗旨

1063 神秘遗旨(2 / 2)

“史某實不相瞞,今日除了終於有合適的機會,爲慶王您以及崇國公從遙遠的北地趕回接風洗塵外,便是……史某一直都有些心裡話以及一些疑惑,想要請慶王您跟崇國公幫史某分析一下。畢竟,慶王您跟崇國公在北地多年,對於葉青應該要比史某更爲了解纔是。”史彌遠既像是試探,也同樣是點名了跟葉青有關,從而既能夠看到兩人的態度,也能夠判斷自己是否要下決心拉攏其二人。

同樣,史彌遠心裡也很清楚,即便是自己不說跟葉青有關,慶王跟崇國公必然也能夠猜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那種帶有自欺欺人的繁文縟節,便被史彌遠直接略過,也是有意在兩人面前坦誠相待,自然也是對兩人智商的尊重。

“雖說是跟葉大人一同在北地爲官,但葉大人常年征戰在外,在長安的時間也很少,史大人想必也知道,去歲冬日在長安時,葉大人可是在元日前才趕回到長安。不過既然史大人有事兒相詢,愷自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慶王趙愷從容的說道。

馬車有節奏的顛簸着,使得肥頭大耳的史彌遠更顯肥胖,渾身上下以及臉上的肉都跟着有節奏的跳動着似的。

“其實也並非是關於葉大人在北地之事兒,而是……太上皇駕崩一事兒,史某發現還是有些疑點,而……這一切又彷彿跟葉大人有關?當日太上皇回到皇宮,先是在壽康宮召見了羣臣,葉青、史某、韓侂冑等人都在,葉青在太上皇跟前彈劾韓侂冑,此事兒也已經因韓侂冑被伏誅而得以結局。但史某疑惑的是,當時太上皇最後留下了葉青單獨商談,而到了深夜……。”史彌遠的身體隨着馬車有節奏的起伏着,而後把當夜裡的種種心頭疑惑,全盤拖出於慶王跟崇國公二人。

自然,史彌遠絕不會選擇一個絕對中立的角度,在他的敘述過程中,一直都在有意無意的把太上皇駕崩一事兒,指向了跟葉青有關,甚至對於後來太上皇那七扭八歪的聖旨他也是隻字不提。

“史大人的意思是……。”慶王看了一眼旁邊沉默不語的崇國公,頓了下後問道:“父皇的駕崩與葉青有直接關係?或者父皇是因葉青而……。”

“自然,這話史某隻是有些疑惑,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史某不敢胡亂下判斷,以免冤枉了恐怕接下來會跟史某同朝爲官的葉大人。但慶王您跟崇國公就不覺得奇怪嗎?葉府這些時日裡來,可是大門緊閉,而就連安葬太上皇這麼大的事情,葉青竟然都沒有前往?這難道不是做賊心虛?何況那夜裡,雖是誅殺叛賊韓侂冑,但……結合如今葉府的閉門不出,那麼到底誰纔是那個叛賊?真的就是韓侂冑嗎?”史彌遠撫摸着自己肥胖的下巴,做着苦思冥想狀說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可今日據皇后所說,葉青閉門不出、也不蹬朝堂,是因爲太上皇的遺旨,要在府裡閉門反省。所以如此看來,太上皇駕崩一事兒,跟葉大人顯然並沒有什麼關聯。太上皇龍體欠安,自知時日無多……雖說這乃是坊間傳言,但正所謂無風不起浪……。”崇國公趙師淳分析着說道。

“那……敢問崇國公,您可曾親眼看到太上皇對葉青葉大人的遺旨?即便是太上皇的遺旨囑明,讓葉青在府裡閉門反省,但爲何要讓葉青閉門反省?韓侂冑若是叛賊的話,那麼葉青那夜平定叛黨該是有功纔對,該重重獎賞不是嗎?”史彌遠反問道:“但事到如今,那份所謂太上皇的遺旨一直不曾有人看到,而至於其中的內容,恐怕更是無人知曉了。”

“史大人您是覺得皇后假傳太上皇遺旨?”慶王趙愷不知不間,有些順着史彌遠的思路走了下去。

“慶王與崇國公或許不知,早年聖上還未登基時,葉青便是太子府的常客,就連太子府的護衛,用的也一直都是皇城司的人,而如今皇宮內的殿前司統領、侍衛司統領,當年也是葉青的手下。更何況……坊間傳言,皇后與葉青之間……。”史彌遠在馬車緩緩停下後,不緊不慢的沉聲說道。

“史大人,此事兒關乎皇后聲名,乃至我大宋皇室的顏面,絕不可亂下結論。”慶王嚇了一跳,本來他還在順着史彌遠的思路在往下走,但聽到史彌遠後面那隱隱會讓皇室顏面掃盡的話語,瞬間給嚇得一個激靈,急忙制止住史彌遠如此有損皇室顏面的話語。

“但……如崇國公剛纔所言,正所謂無風不起浪,坊間如今多有如此流言蜚語,史某自然是也不信,但奈何這關於葉大人跟皇后之間的流言蜚語,還有太上皇回皇宮到底爲何的說辭一樣,可不止是一種聲音啊。”史彌遠有些痛心疾首跟遺憾,表示着他也不願意相信,重重的嘆口氣道:“其實史某……史某也不相信這些坊間傳言,但奈何這些傳言如今怎麼也無法止住。所以史某這才邀慶王跟崇國公來府,藉着爲您跟崇國公接風洗塵的機會,把此事兒告知久不在臨安的二位,便是希望慶王您跟崇國公,能夠提醒一番葉青,不管在北地如何一言獨斷,不受朝廷節制,但如今在臨安,不注重自己的狼藉聲名也就罷了,可萬萬不能讓皇室的顏面也跟着受到踐踏啊。”

“既然如此,史大人爲何……不直接告訴葉大人?史大人跟葉大人也算是相識多年,如今既然事關皇室顏面,史大人應該……。”慶王趙愷微微皺眉,如今的臨安,跟他多年前回來的臨安,完全是兩個臨安一般,所發生的事情,幾乎每一件都讓他難以接受,所聽到的話語,也同樣讓他很難去相信。

“話是如此說,但如今史某在朝堂之上跟葉大人之間……多少還是有些怨隙的。若是史某親自去葉大人面前求證,恐怕葉大人只會更爲仇視史某。史某因爲此事兒乃是兩頭爲難啊,既不敢打擾皇后,引得皇后震怒,又不能因爲此事兒而讓同僚之間起誤會,所以此事兒若是由史某問起,只會在朝堂之上引起不必要的波瀾,甚至還會使得朝堂陷入動盪之中。思來想去,史某才覺得,或許慶王跟崇國公纔是最爲合適之人,畢竟嘛……這事兒關乎宗室顏面,而慶王您跟崇國公的宗室身份問起,自然就要比史某名正言順很多了。”史彌遠領着慶王跟崇國公,走在府邸幽靜的石徑上嘆息說道。

如今在史彌遠看來,不管葉青是出於什麼目的跟原因,使得他在葉府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史彌遠都必須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一邊在朝堂之上鞏固他的勢力,一邊自然是還要不遺餘力的打壓、有可能因爲韓侂冑之死,而打算立足朝堂之上的葉青纔是。

葉青當初雖然是言之鑿鑿,自己的志向絕不是在朝堂之上,但這種話……無非是此一時彼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若是真把這種話語當真,他史彌遠那就真成了天下第一大傻子了。

何況,那夜他就隱隱感覺到了不對,畢竟,太上皇回宮的目的,完全是爲了誅殺葉青,而最後的結局雖然反轉,葉青這個叛賊成了平定叛賊的功臣,而本應該是功臣的韓侂冑卻是成了叛賊,所以這其中,葉青跟太上皇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在史彌遠看來則是至關重要。

還有那份所謂的太上皇的遺旨,若是真的存在,那麼上面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真的是讓葉青閉門反省嗎?可爲何要讓一個平定叛臣的功臣閉門反省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而皇后在第二日回宮後,一連串的表現,包括壽康宮內的太監、宮女的調換,以及自己所得知的,太上皇自那夜回到壽康宮後,神智幾乎瘋癲的景象,都足以證明,葉青跟太上皇之間,絕非是如朝堂之上皇后所說的那般,是君臣和睦、同心協力,是太上皇命葉青去平定反賊韓侂冑的。

皇后、聖上回宮,葉青立刻一清早就回府,從中便可以看出,葉青對於皇后回宮後,處置宮內之事兒有着絕對的信任,不然的話,以那夜的情景來看,葉青決計不會輕易就離開皇宮,把一切爛攤子交給皇后打理的。

畢竟,那夜對於他葉青而言則是更爲不利纔是,他應該在等待事情完全平息後,纔有可能離開皇宮纔是。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葉青毫不猶豫的在清早就離開皇宮,把宮內所有的事情交由皇后處理,看似葉青光明正大,身正不怕影子斜,但其中難道就不是葉青相信,皇后決計不會加害於他,會幫他平息宮內餘波的信任嗎?難道就不是葉青跟皇后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嗎?

所以加上那些皇后跟葉青之間的流言蜚語,讓史彌遠如今不得不懷疑,葉青跟皇后之間,是否真如傳言那般不清不白?

所以他需要藉着慶王趙愷跟崇國公二人,去試探葉青跟皇后之間的真正關係,即便是不能立刻得知真相,但最起碼可以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看看葉青會不會因此驚慌失措,從而露出更多的馬腳,讓他從中抓住什麼有利於自己的把柄來。

<div id="div_content_end"/>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