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1161"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大定府霧濛濛的清晨,宋人的三千大軍集結完畢,開始緩緩向燕京進發。
乞石烈諸神奴站在城門口,靜靜的看着把信遞給自己後,翻身上馬漸漸遠去的葉青背影,本以爲葉青不會再回頭望身後的城池一眼,但在行出不遠後,葉青還是忍不住的回頭,打量着大定府無聲的城牆。
一個人影在葉青回頭時,矗立在模模糊糊的城牆上向葉青招手,而葉青則是瞬間勒馬停下腳步,眯縫着眼睛眺望着城牆上那揮手的身影。
待隱隱看清楚那人影是誰時,葉青的眉頭則是越發的緊皺,而此時城牆上邢王完顏珣臉上的笑容,卻是越發的得意,甚至隱隱帶着一絲的囂張。
長長嘆口氣的葉青,不再理會城牆上完顏珣的揮手挑釁,調轉馬頭開始繼續前行。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此時的大定府皇宮內,衆多臣子已經開始着手準備着遷都會寧府,而難得一大清早就起來的完顏璟,此時卻是顯得有些失魂落魄、心不在焉。
皇后李師兒緩緩靠近神情有些落寞的完顏璟,完顏璟下意識的擡頭,眼神中則是寫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走了?”完顏璟看着李師兒問道。
李師兒默默的點點頭,把乞石烈諸神奴交給她的信遞給了完顏璟:“這是……臨走前讓乞石烈諸神奴轉交給您的信。”
完顏璟並沒有伸手去接,雙眼有些放空的落在李師兒手裡的信件上,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接過放到旁邊的桌面上,低頭問道:“回會寧府的事情都準備的如何了?”
“已經基本妥當了,不日便可啓程了,這裡的一切妾身也都已經打理好了。”李師兒看了一眼完顏璟,又不自覺的撇了一眼那被完顏璟隨意的仍在桌面上的信件。
她本以爲完顏璟會在第一時間打開,但事實顯然是出乎了她的預料。
“他說的並沒有錯,國之大事,顯然無法摻雜任何的私人情感。”完顏璟並不後悔沒有去送葉青,只是有些不確定,不知道過了今日之後,他跟葉青是否還會再有見面的機會。
完顏璟有些沒頭沒腦的話語讓李師兒愣了一下,看着有些落寞的完顏璟,此時的她也不知道該如何上前去安慰。
不管是金國還是完顏璟,此時都急需要一個真正的都城來穩定住五京路的民心,五路之中三路陷入到了戰亂之中,加上完顏璟御駕親征的失敗,已經是促使金國處於到了搖搖欲墜的絕境之中。
葉青救下了完顏璟,可謂是如同溺水者突然間得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但顯然只能暫時的挽救金國與完顏璟,對於大勢已去的金國國運來說,無疑於杯水車薪,則是很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完顏璟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點兒,所以在上京路的平叛快要結束時,他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會寧府,而後再徐徐圖之。
在他看來,既然當年的大金國,能夠從會寧府一步一步的入主中原,那麼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自己也將能夠向當年的太祖皇帝一樣,讓整個大金再次重回盛世。
而葉青顯然並不這麼認爲,甚至根本不給完顏璟哪怕一絲希望。
葉青憑藉一己之力,把一個弱宋變成了一個強宋,完顏璟不認爲自己就不能去複製葉青助宋廷變強之路。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宋之崛起,非葉某一人之力,也非葉某有通天徹地之能。宋之崛起,乃錢財、術數、人文、民心等因素殷實之果。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葉某不才,雖有佞臣、梟雄之名,但也得諸賢之助,如李橫、辛棄疾、虞允文、劉克師。朝堂之上,葉某勢弱,雖無離經叛道之心,但因天下之大局、中原之正統,得罪之人無數,所行所爲爲人所詬,佞臣、梟雄之名。”
完顏璟豪奢的馬車緩緩從大定府內出發,半臥於車廂內的完顏璟,在此時纔打開葉青前幾日臨別時,由乞石烈諸神奴轉交給他的信件。
不同於往日裡葉青常用的毛筆所寫書信,這一封如同蠅頭小楷的書信,更像是以一種去其筋肉存其骨質的竹錐筆所寫。
而葉青到今日,也不過是第二次使用硬筆寫字,第一次,則已經要追溯到遙遠的給燕家大小姐燕傾城寫商策之時。
“今日之宋盛,更因宋之中原正統之制、因天下大勢所造,非葉某之功。秦嬴政施: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成華夏之大一統,此乃宋之傳承之制,華夏之脊樑也。漢董仲舒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天下之強漢,造華夏之千年基業。兩晉南北雖天下大亂,然儒術已安,《左傳》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華夏與四方生逢其亂,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