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知县衙门外,摆着一门门短而粗的石炮。
这些石炮是海西县对下辖两个番蒙部落的摊派,长得就像园林里的石凳子,表面凹凸不平,内部有三寸宽的炮膛,倍径很短,但内部钻的比较光。
两个部落的头人率随从站在衙门前的空地,各占一边,你瞪着我、我瞪着你,恨不得张弓拔刀当着知县的面干上一仗。。。
这些石炮制作简单,只需要基本的石器打造技术,造价非常便宜。
使用也非常简单,装上二斤火药、碎石铁渣,用沥青黄蜡糊住火门,随便摆在墩台堡垒外头的乱石堆,牵根引线连到堡垒,守堡士兵看见敌人来了点着就行。
本质上它不是炮,而是引线击发的炸弹。
当然有时候由于石料质量较好,点燃后只是像火炮一样把散子喷出去,炮身没有损坏,那就只能捡回来再装填一次,指望它下次再坏了。
刘国能接手这个县,构成非常简单,就是仨部落。
他自己的族人旧部算一个汉人部落、海西有个番民部落、海南有个蒙古部落,三个部落人口四千六百六十二个半,构成整个海西县的在籍百姓。
全县异常贫困,百姓以畜牧为生,平均一户有三头羊、三户有一头牛、每户有一匹马或驴骡。
万事不可看平均,如果平均下来的数目看起来还凑合,那绝大多数人活着一定只能凑合。
刘国能的族人部众追随至此,开垦了一千四百亩地,几乎到达海西县目前能开垦田地的极限。
当地还有大概九万亩适宜耕种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海南蒙古部落,但那边如今是牧地,刘国能无法做通蒙部头人开垦田地的工作,只能搁置到战争结束,让把总歪梁子去试试。
毕竟歪梁子是那个部落的自己人。
刘国能背着手,撇着跛子腿用卡尺验收一门门石炮厚度,每验收一门石炮就提笔挥毫,在石炮侧面写下四个大字:孔洞朝敌。
“海西乡进威远石炮一百二十位,三十二位不合规制,计八十八位;海南乡进威远石炮一百三十三位,四十二位不合规制,计九十一位……拉去南山堡。”
至于多出来七十四位不和规制的石炮,刘国能知道这些东西其实也能用,但他还是下令让衙役提锤子当着俩头人的面统统砸碎。
青海元帅府还没有统一的税法,有些地方像蒙古人一样收添巴,有些地方比如海西县,还没开始收税,基本上属于进贡。
人的身份变化最容易引发思考,过去刘国能是乡间秀才,他对朝廷衰败的思考是收税太多;如今刘国能是元帅府官员,他对朝廷衰败的思考是收税太少。
收税太多是包括摊派在内的总量,而收税太少是朝廷的田税,其实都是一个事,刘国能从中得到的教训与思考,只关于立国之时的面目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