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雖然落魄,卻好歹是知書達禮的大好青年、未來國之橫樑,後世也是很愛乾淨的一個人。見了他的臥室,覺得還不如狗窩。
看杜遷活得也不甚利索,就不打擾他了。
反正酒足飯飽,他便堅決謝絕了杜遷讓自己住下的好意。當然,理由是離家出走,恐怕家人擔心,並且遭此變故後,需得好好考慮一番纔是。
可是他明明記得家裡沒有什麼人了啊?老父半年前已經亡故,要不然也不會投奔武植大郎啊。
好在杜遷是個實誠人,沒想起來王倫曾經說過的話,仍然殷勤挽留。看他心意甚濃,王倫很是感動,畢竟今日之前還是素不相識,但是他堅決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謝謝兄長好意,如今暑日天長,並且夜裡走路更涼快些。等王倫安頓下來,且再找兄長敘話。”
六月裡的天,白日確實不便走路,只是沒有路燈,路又不好,在黑夜裡走路真的好嗎?爲了不在杜遷的狗窩住下去,只能摸黑趕路了。
杜遷沒法,只能允了。在王倫臨走前,他疾步從房內拿出用碎布層層包着的幾百文錢,還有幾塊小銀,很貼心地說:“王兄弟乍逢變故,正是手頭緊的時候。這點錢且先拿着作盤纏,於路若是打尖或者吃早飯,也能打點一二。錢少,兄弟莫要推辭。”
王倫真感動了,萍水相逢啊,大宋還是有好人的啊!
人給我木瓜,還之以瓊瑤。救命之恩未報呢,哪好意思拿人家的錢?當然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暫時無法涌泉相報,那就暫時先拿着,要時候連本帶利一併算好了。
如果還有見面的時候。
所謂一轉身就是一輩子,這年代不像後世,真的是天涯若比鄰,再遠的距離,一個電話就夠了。就這樣,他還能如此慷慨地接濟自己----看杜遷的家就知道,他也不是個富裕的人啊!
所以王倫最後還是把錢接了。
因爲好像記起來,這個王倫現在過得也很悽慘:他本來就不會營生,全靠祖傳幾畝薄地維持生計。好在窮歸窮,在鄉間不落青雲之志,好歹是個秀才麼。
但自從生員之名被革,這大半年來地位一落千丈。
王倫可以想像,在他不算遠的老屋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破敗景象,只怕比杜遷的還不如吧。
且喜一路上沒碰到剪徑之類的惡事----此種事多有耳聞,尤其現在官府盤剝嚴重,很多生計無着的百姓處在暴動的邊緣。清河又在北方,民風一向彪悍。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走遠路了,後世哪怕三五里路,要麼公交要麼摩的,至不濟也有個公共自行車的。現在,附身的這個王倫更是個弱不禁風的書生,幾十裡地又是摸黑很不好走。不過想到 既然來了此間,起碼的鍛鍊還是很重要的,考慮到醫療技術的落後,隨便一個病都能要了老命。
誰敢保證下次投胎不會投到更差的環境裡?
他現在認識到重生是個技術活了,和投胎是一樣的。投到好人家,一輩子衣食無憂;投到不好的人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之後纔有可能和別人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或許江湖好漢看不上他這個文弱書生也未可知,總之一路無驚無險,黎明時分已經走出清河縣,來到臨清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