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大叔啊!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你总是能掀起东海同情你的舆论风暴呢?”王楚涵还问我呢。
“啊,让我想想。嗯,我估计一是大家都变聪明了;二是信息越来越公开和迅速,以前那种信息不对称的暗箱操作难以实行了吧?究其本质,同情强权压制下的小老百姓,历来是我们这个有5000年悠久文明的国度里,老百姓甚至大部分正直的官吏都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
一些官员为民请命,不怕丢了乌纱帽;一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捍卫正义和公平!所以包青天,海瑞,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才能长传不衰、几近神话!”
“大叔啊,今天才发现你还是蛮深刻哟!”王楚涵久久盯着我,很认真地说,惹得清清老婆不停地咳卫生嗽。
看到王楚涵俏脸羞红,杨妍冷冰冰地说:“现在上面还没定调子,我们刑警队也不好公开插手。那几个打你的坏人,好歹以前大家都是同事,他们本身也是有功的,所以没有人愿意主动为你搜寻证据。估计袭警的罪名难以洗清,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如果只是这个问题,我倒不担心了。”我很乐观地说。
“那好啊,大叔,姗姐姐,我们这就走了。”王楚涵微笑着告别。
某一天,老爹的战友派了一个连长和指导员来请他回老部队看看。
刚进病房时,连长还非常武断地认为公平和同伴就是刑讯逼供我的那一小撮人。不是我一着急从床上摔下来,怔住了带队的连长,我朝夕相处、精心照顾我的兄弟们,估计要面目全非,洲。
一切平息后。
连长和指导员两个同龄人坐在我的床前,和我亲热地交谈和争论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
连长,一个1993年的老兵先讲述曼斯坦因指挥的一场最经典的战役,北顿涅茨奇迹。
“大军啊,我先讲述一下战役进程:1941年底的莫斯科会战让开战之初连遭惨败的苏联人找回了一点信心——德军并非不可战胜,起码在冬天如此。
于是1942年冬天,他们故伎重演,同时向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的B集团军群发动猛攻。
中央集团军群在“防御之狮”莫德尔的活跃下挫败了苏军的“火星”攻势(这也是朱可夫不多的败仗之一),但南方鱼龙混杂的B集团军群就没那么幸运了。
苏军的铁流碾过德军第6集团军由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部队掩护的两翼,将整个第6集团军以及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33万人装进了口袋。
德军突进高加索造就的巨大突出部和绵长侧翼所带来的危机终于随着第6集团军的被围强劲地爆发出来。不但第6集团军危在旦夕,突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也有可能被装进口袋。
事实证明,苏军的战役决策者也确实有这样的雄心。东线德军的南方战线有全面崩溃的危险。
面对如此危局,希特勒于11月下旬从列宁格勒前线将埃里奇冯曼施坦因重新召回南方战线,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
曼施坦因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1、击破包围圈,营救第6集团军,恢复其与A集团军群以及B集团军群之间的联系。2、保护整个A集团军群的侧翼和后方安全。
事实上,这两个任务都无疑是在强人所难。因为在这两个任务所涉及的漫长战线上,曼施坦因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区区两个装甲军。
面对兵力极大不足的窘境和危急至斯的战局,曼施坦因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第6集团军突围,以第6集团军本身填补兵力的缺口,同时后退缩短战线,恢复战线上的兵力密度。这是当时保住A集团军群继续前进高加索的“桥头堡”的最可行之策。
但是曼施坦因的率部策应第6集团军突围的建议被希特勒驳回,曼施坦因第一次遭遇了元首那臭名昭著的癖好:“不愿撤退癖”。
客观地说,很大程度上正是希特勒坚决不准撤退的严令使德军免于在1942年初遭受与拿破仑当年相同的雪崩式溃败。这种经验与他的偏执结合在一起,从1942年年末开始不断创造悲剧。
还有一个成功的经验使希特勒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便是同样发生于1942年初的“迭米扬斯克”战役。当时被苏军包围在迭米扬斯克的第16集团军12万人依靠空运补给支撑了两个月并等到了其他部队的解围。
然而此时德军运输机部队在迭米扬斯克战役中遭遇的惨重损失尚未恢复过来,而且这次补给压力是之前的3倍,加上“总是坏事儿的胖子”戈林不认真动员运输力量。
曼施坦因将手头的机动兵力编成两个战斗群,即:以第48装甲军为核心的“霍利特”战斗群和以第57装甲军为核心的“霍特”战斗群。计划以两个战斗群形成钳形攻势,击破苏军的包围圈。
然而攻击还未开始,“霍利特”战斗群就被东北方向攻击过来的苏军压制得动弹不得,“霍特”战斗群只好于12月12日冒着大雪单独突击。
“与死神的竞赛”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