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杨听到这里愣了愣神。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作为事件亲历者没有太过细想袭击事件中的蹊跷,被時井警部一句话点醒,才意识到很多本来挺显然的事情——
比如,如果要针对食蜂操祈的超能力的话,让一群人自杀式袭击明显不是最好的方法。正常条件下,洗脑一群死士的培养成本很高,而且哪怕辅佐以那种屏蔽头盔,也很难完全摒除精神操控的影响。相比之下,用一大批无人机带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明显是更优的方案。用无人机不仅成本低,更隐蔽,而且食蜂操祈的超能力对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敌人毫无办法,这是很大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对方舍近求远呢?
那多半是因为,用人肉炸弹在对方具备的资源条件下,反而是比无人机更容易的途径。如果说袭击的组织者同样是心理系或精神系异能者,一切就说得通了。
毕竟难易都是相对的,学园都市无人机管控很严,想要收集配件私下改装并重新编程虽然不很难,但还是要费些功夫的。相比之下,如果有心理系异能,那么控制一群傀儡发起自杀式袭击就显得简单直接。
而根据这种走捷径而非最佳途径的选择,有理由推测对方其实资源并不很充裕,准备也并不很完善。
不仅如此,袭击者当时一定能注意到食蜂操祈身边苏逸杨用引力做“伞”挡雨,能推断出他身具中高阶的物理系异能,多半也能提前预判出成功可能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旧选择发动袭击,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忽略了食蜂操祈能用类似“第六感”的方式察觉狙击枪瞄准和及时反应,错误估计了成功率?或者事态紧急不得不孤注一掷?再或者其实是故意借此诱导其他事情的发生?
苏逸杨在一瞬间闪过很多念头,而時井警部还在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
“……很多人都对和心理系能力者共事心存抵触,我对此也是理解的——每个人都有些私密的想法和念头,不想为他人所知晓。而和心理系能力者在一起就像把精神层面的自己剥光了一般,可以被对方任意翻看,甚至修改涂抹,这是让人不舒服的。但是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只要和心理系能力者做好沟通交流,达成不翻看记忆和思想的承诺,完全可以把这种不信任感减到最小。”
“这些任务本身其实在你职责之外,如果你因为忌讳而不愿意去,按理说我是没有理由强迫的。但是呢,我们警备队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超能力等级足够的合适人选,所以还是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一下。”
“不论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你之前在职责之外的时间段,意外发生时对第五位战略级能力者的及时保护已经是一件功劳。然而因为你只是短期实习生,这些功劳并不能为将来的升迁作出任何贡献,也没有办法给你带来实质利益。但是如果你这次愿意承担安保任务并努力说服食蜂操祈帮助调查,不论最后结果如何,我都会以这两次功绩为理由,让学园都市警备队技术部主管给你提供5封保证质量的推荐信,同时还有一枚一般嘉奖给Distinguished Engineer的银杏奖章,作为对你做出的贡献的回报。”
推荐信是硕士博士的必要申请材料,而除了熟悉候选者的师长给予的评价与认可之外,推荐信也可以作为人脉的展现。大部分高校要求的三封推荐信中,至少两封要有充满细节具体而翔实的评价,而第三封却也可以由不那么熟悉的大牛或者身居高位者来写,虽然难免失之具体,但胜在格调。
至于银杏奖章其实并不值钱,每年都会按比例评选很多,只要在警备队熬上四五年就一定会会拿到一两次。不过,以暑期实习生身份拿到这个奖章,依旧是件值得夸耀且可以写入简历的成就。
两个条件对時井警部而言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却恰好是苏逸杨所需要的。在这件事情上,帮助破案救人的大义,来自上司的威压,和期许的实际利益,三重理由叠加,苏逸杨顿时就动摇了。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美好的前程,也为了被绑架者的安全,恐怕只能短暂牺牲一下自己的舒适和自由了。
喜欢某科学的弹星者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某科学的弹星者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