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处自来水管道上偷连的抽水管能给仅有的水房供水,各种旧设施修修补补被重新利用了起来;大厅被用土炸药炸开墙壁,成为了半开放的摩托车库;坍塌了一半的废墟也用铁板木板撑架,用钉子铁丝固定,摆放上乱七八糟的工具和设备,搞得像是贫民区的非法棚户建筑一样,成为了朋克风格浓郁的工作间和杂物储藏室。
这样一个有模有样五脏俱全的基地里,甚至在一年前举办过属于附近不良少年和极道分子的小型音乐节。当时,经过小心调音和排布的破铜烂铁被手法高超的摇滚爱好者击打出极具感染力的动感音乐,成员们随着节奏自由舞动的躯体构成原始却奔放的艺术;而在空地上,成员们在某个爱好者率领下利用各种废弃钢铁材料,耗时一个月焊接出螺旋向上的巴比伦塔雕塑,成为了鹤田组基地的标志。
然而,在这个傍晚,在作为鹤田组象征性建筑的巴比伦塔雕塑下,聚集着拥挤的人群,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凝重。
因为鹤田面临组成立三年以来最大的危机。
从几十分钟前开始,鹤田组附近的据点陆续遭到袭击,不断有闲居休息的鹤田组成员在赶来支援,冒出来的敌人也在不断拦截,到此时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事情的导火索据报告是一次不起眼的成员冲突,但是事态发展成这个样子,明眼人都知道什么口角冲突只是挑起争端的借口。而真正的事实恐怕是,因工厂爆炸事件被迫从第十学区东南部迁移的松地组,联合未成年不良组成的新兴帮派诩连队,终于决定合力干掉盘踞于此的鹤田组,鸠占鹊巢,瓜分这片地盘。
而作为被动遭袭一方的鹤田组,组长命令也已经传递下去,放弃所有据点,尽可能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避免被彻底扯入混战。
按照他从乱七八糟的古代兵书上看来的知识加上他自己瞎几把揣测的粗浅理解,敌众我寡下陷入乱战容易被分割包围,人数劣势会被放大;只有将足够的有生力量结合在一起,配合合适的地形,才能尽可能抹消人数劣势,把握住些许胜算。
此时,鹤田组基地的空地上,光头的、五颜六色头发的、脸上带疤的、秀气病弱的、纹身的、涂着油彩的、所有在仪表上充满个性的青年们,此时手里都拿着钢管撬棍砍刀等武器,保持着不同的姿势和神态。有些人在微微颤抖,那代表着紧张、畏惧以及多多少少有一些的兴奋。
这个简陋基地外面,不断有零星的成员被接应着撤回来,带来的急促脚步声和传递消息的呼喊声,而更远处的吵嚷声和属于其他团体的口号声已经隐约能听到了——最后的围攻似乎即将开始。
坐在中央,染着橙色头发的青年握紧手里的武士刀,把雪亮的刀指向天空,给出最后的命令。
“行くぞ!(ikuzo!)”
========================
PS:
①突然加了一句日文,因为感觉一句低沉有力的“Ikuzo!”比翻译过来的“上吧!”有气势多了,能让人在脑海里响起各种游戏里的中二又帅气的配音——“行くぞ!”
②河马原作中AIM力场的全称是“An Involuntary Movement”,槽点太多我有点不知从何吐起。这其中每个词的意思都很清晰,involuntary是voluntary的反义就是“非自愿”,Movement是“移动”,合起来就是“一次非自愿的移动”。而最骚的其实是前面的量词“An”,因为这是我知道的第一个自带量词的‘科学名词’,大概是想强调这种非自愿移动不是两次也不是三次,而是只有一次!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词是医学症状,如果你在谷歌搜索这个名词,第一条就是医学名词解释“involuntary movement是你在无意识且无法自控地做出的动作,这种动作可能是快速的抽搐、震颤、癫痫发作……”,第二条是一篇斯坦福医学院的文章,讲这种症状的解释和分析……
因为我憋得太难受,所以不得不修改设定,在保留简写AIM的同时,把AIM这三个首字母用另一种方式凑出来。目前我想到的最好的替代品是Anoesis Impact Magnitude,三个单词分别是“无意识”、“效应”、“强度”。
喜欢某科学的弹星者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某科学的弹星者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