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汪寒和他的三中队也没闲着。
县大队三中队接到大青山军分区的命令;前往陈留县地区开辟发展抗日革命根据地。
一路上经过艰难险阻,闯过小野的日伪军三道封锁线,三中队也损失了一些队员。现在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招收新的队员。
负责招兵的任务当然是落在指导员刘俊的身上。指导员刘俊和三个小队长赵刚,钱枫和孙浩在当地,和驻地的周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征兵工作。
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可是沦陷区和曾经的敌占区啊?当初县大队在自己的根据地大王村招兵征兵时,当地的民众和百姓似乎并不热衷。
也没有招收到多少人,可是为什么在沦陷区却能够找到人呢?
诸位可能觉得这不科学呀!
敌占区,沦陷区参加八路军的人都很热情,而自己的革命根据地的村民反而非常冷漠,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说起来其实跟现在某些键盘侠相似,我们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打美国,我捐一月工资,打日本,我捐全部家产等等之类的话。
有时候也经常为这些人的义勇感动,可细想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些义勇的键盘侠们,也只是大方的捐钱捐物,很少有人愿意亲自从军,而是把为国争光,流血牺牲都推到别人身上。
当代人如此,以前的人脑子也不笨,沦陷区是不参军、不拼命就活不下去。
可根据地呢,八路军通过减租减息等土改政策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生活过的相对安稳。
这时候呢,老百姓自然也会产生当代键盘侠的想法,我可以多交军粮,支援八路军抗战。
但要自己参军,说句不好听的话,还真舍不得离开本乡本土,真舍不得离开一亩三分地,舍不得离开老婆孩子热炕头。
所以这次刘俊等人在高老庄及附近沦陷区的招兵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在附近的三个村庄以及高老庄本地,一共招到了200多人。极大的扩大了三中队的兵员和实力。
同时这些新招收来的队员都会分到赵刚,钱枫,孙浩等人的各个小队,并由他们负责培训和训练。
就在汪寒和他的三中队在高老庄逐渐站稳脚跟并开始稳步发展时,高老庄的高村长带着邻村的一个老者匆匆的来到三中队的队部。
两位村长一来到三中队的队部,那位看着富态但是却满脸焦虑的胖子一见汪寒就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道;“请八路军爷爷帮帮忙啊,救救我那可怜的女儿吧。”
汪寒连忙上前一把扶起胖老爷。一旁的高老庄的高村长连忙将情况一一道来。
原来高村长带来的这位老者是邻村二道沟村的张老爷。张家的女儿昨天出嫁,迎亲的一行人敲锣打鼓的抬着轿子来到二道沟村,新郎与引客或骑驴相随。
来到迎娶的村长家门口,八音乐队开始奏响了欢快的迎亲曲,只见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等鼓乐齐鸣。
满脸喜庆的张老爷看见迎亲队伍后,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因为他家里的女儿如今已经快25岁了,至今还没嫁出去。为什么呢?因为太胖啦。张家在当地也算是个小土豪,家里有良田300亩,都租给当地的村民耕种了。
每年光收租就有不少钱粮,可以说是富裕之家。。
张老爷家里就一个独苗,就是他的女儿,叫张渺渺。
张老爷不知什么原因,虽然家境优越,但是富人也有富人的难处,就是夫人都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张家老爷那个郁闷啊,家里的这么多地,没有儿女继承啊。
终于在张老爷四十岁的时候,夫人终于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虽然是女儿,但也是张家的血脉啊。张老爷中年得女,对这个女儿极其疼爱,几乎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
所以张渺渺自幼生活在蜜罐里,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小小年纪就比同龄人胖很多。夫人曾经规劝不要太纵容女儿,可是张老爷不以为然,小孩子嘛能吃能喝是福气。
结果张渺渺在父亲的溺爱和纵容下,十岁时已经胖到100多斤,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也是成倍的增长。到后来20岁时足足有200多斤。
这时候张老爷开始有点后悔了,这么胖这么重的千斤,一般的人家谁敢娶回家啊!
其实张渺渺虽然海吃海喝,但是心地善良,对人友善。平常租户老交租或者遇到荒年天灾的时候,粮食歉收,交不起租子。张渺渺大手一挥道;“今年的租子免啦。”
租户们千恩万谢的感激离去。
那时候的乡下地方,别指望有什么工业,大家都得靠地吃饭。一般人那都得投靠地主,见到地主都得行礼作揖,老爷好,少爷好。
万一要是惹毛了,地不租给你种了,那你吃什么啊?这就基本上确定了地主与一般佃农的关系。
所以张渺渺的善举得到了租户和村民的极大欢迎,私底下村民和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张渺渺叫“胖妞”,还编了一个小曲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