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抱着重伤的叶知秋和汪寒几名特战队员朝机场大门方向撤去,
同时喊道;“发信号。”
韦豪拿出一枚烟花,点燃后烟花发出一声闷响,朝天上飞去。
在天空里发出撕裂般的响声,燃起的烟雾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缓缓落下。
这是汪寒他们早已商量好的信号,他们没有国军那么好的装备,只有利用传统的烟花爆竹来传递消息。
机场油库方向的高原听到天空中传来的爆竹响声并看到烟雾讯号后,马上下令特战队们撤退。
本来他们就是佯攻,所以并没有进入日军的包围。
队员马上将手榴弹集中投掷,在爆炸声和腾起的灰尘之中快速后撤。
当高原和汪寒他们在机场门前汇合时,却发现机场大门外日军一层层,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将机场围堵的水泄不通。
看着阵势日军也是铁了心要将袭击机场的所有人一网打尽,外围的日军只怕有上千人之多。
而国军的别动队员几乎死伤殆尽,八路军的特战队员也有好几个受伤。
加上背负伤员和照顾的其他队员,能够战斗的特战队员不到十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弹药也不多了。本来此次行动是突袭,所以没有带多少弹药。
加上这段时间的战斗,弹药几乎消耗殆尽,手榴弹也早已用完。
现在要面对外面上前日军的包围,加上机场里面日军的围堵,八路军的特战队员们已经是陷入绝境,进退两难。
李晨看到这情景,也只好将叶知秋轻轻的放了下来。
手一伸,旁边的高原拿出一盒“白金龙”香烟,先给汪寒一根香烟,然后给每个队员发了一根。
汪寒点上香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再狠狠的吐出烟雾后后说道;“兄弟们,我们可能出不去了。
休息一下吧,将子弹分配一下,每个人都留颗光荣弹,我们就是死,也不能死在鬼子的手里。”
话音未落,天空突然传来一阵轰鸣。
从云层里转出来一队黑乎乎的家伙,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
这队飞机在接近机场上空的同时,摆开战斗队形,一个个从高空朝下俯冲下来。
飞机俯冲下来的角度极大,几乎是垂直的,在距离日军机场地面仅仅1000米左右的时候猛然拉起,随后一枚枚炸弹落了下来。
顿时日军机场火光冲天,浓烟四起。这次执行轰炸任务的是国军从苏联引起的SB-2高速轰炸机。
各位朋友没有看错,是SB-2开头命名的轰炸机。
您没有看错,不仅SB,而且很2!但是这名字的飞机炸的小日本都找不着北。
SB-2轰炸机的全称是:图波列夫SB-2快速轰炸机。
一听名字就知道它出自名门了。
图波列夫设计局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图-22“逆火”战略轰炸机了。
这队飞机一共12架,由苏联空军优秀的飞行员格里戈里·库里申科大队长亲自带队,从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过来的。
飞机中午十二点准时起飞,进过两个多小时的航程,于1939年10月3日下午2点35分到达汉口王家墩机场上空并发起攻击。
SB2轰炸机的时速为420公里,带600公斤炸弹,性能非常优秀,是国军轰炸机的王牌和主力机群。
这次执行“王炸计划”的关键就是这队国军精锐的轰炸机,并且是由苏联最优秀的飞行员带队,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由于日军机场的发电机房被破坏,机场的电力系统停止了运行,塔台的控制室所有的日军工作人员都陷入傻逼之中。
机场的指挥系统全面瘫痪。
进近管制和区域管制随他去吧,通信、导航设备和监视设备都瞎了眼,实时雷达监控也无从看起。
整个机场的调度完全失去控制。
而日军塔台控制室的日军空管员对着通讯频道不停的呼叫;“萧特呼叫康特,萧特呼叫康特。”
却传来无尽的沉默,,,,,,。
此时日军机场的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带着小川弘和石川淡大佐等一大群日军航空队的官佐正在跑道上,仰面朝天的等着他们的航空队的飞机降落呢。
这时飞机是来了,不过不是日军的飞机,而是国军的轰炸机。
库里申科大队长带头第一个发起了攻击。
将飞机从高空猛然下沉,飞机快速俯冲,几乎和地面成了一个90度的直线。
飞机从空中接近垂直飞向目标,然后发射炸弹,命中率会大大提高。
但是这样也很危险,而且对飞行员的操作技术要求极高。
这里讲点小插曲;1937年7月卢沟桥打响以后,中国空军高层自知现有的不到100架轰炸机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所以向苏联方面提出援助。
苏联本来想提供给中国老式轰炸机,但被中国方面断然拒绝,只得提供了最先进的SB2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