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对税警总团的一营的前沿阵地也是非常满意。
不过这也只能是特列。
朝中有人好办事,谁让一营的营长他爹是梁启超呢。
还有一个学贯中西的建筑大师的大哥。
加上宋子文对抗战抗日的绝对支持,才有了这样的坚固堡垒工事。
看来对面的小鬼子有的好看了。
此时对面的日军也不简单,准备指挥进攻的是日军的新锐将领林大八大佐。
林大八是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7联队大佐联队长,也是个胸怀大志的家伙。
林大八出身于军人家庭,早年就读于东京陆军幼年学校。
后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
但是成绩不行,最后没能考上东京陆军大学。
心里那个憋屈啊!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都读完了,最后竟然没有考上陆军大学。
于是另辟蹊径,去沙俄的莫斯科留学,还在神户大谷塾学习蒙语,最终成了一名“俄国通”。
先后做过军事顾问,特务机关的机关长。
看在他“多才多艺”的份上,他的晋升在无天组(非陆大毕业生)中算是快的。
1931年8月林大八晋升为步兵大佐,同时改任金泽第九师团步兵第7联队大佐联队长。
此时他的同学同为陆军士官学校16期毕业的冈村宁次、都已经当了四年大佐,静等着换少将肩章了。
林大八自诩博学多才,当然也看中国的名著了。
日本人其实很推崇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看中文书籍是很高大尚的事情。
特别是这些没有考上东京陆军大学的日本军界的军官。
以捧着中国名著为荣,以儒将自居。
林大八喜欢看的中国书籍是《三国志》,他最欣赏的将领是魏延。
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他自己也想凭借自己高超的才艺,领军打败对面的中国军队,然后升为将军,最后成为独当一方的师团长。
可惜林大八的《三国志》没看完。于是他只看到了开头,没看到结局。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功绩显著。但在诸葛亮的手下,他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直到诸葛死后,魏延终于爆发了。
只是他不知道诸葛亮早已将他的命脉把准。
早在生前便把马岱安排在他身边,假装跟他一起叛乱。
于是魏延按照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死亡方法按部就班的行走。
在与杨仪对战时。
高喊谁敢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