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税警总团的总部。
淞沪协定签订之后,税警总团调离上海,开赴苏北徐州以东两淮地区整训。
后回到海洲进行封闭训练。
税警总团的训练场地在临近东海的南城。
南城远离城市,滨海靠山,靠山两面是丘陵地。
靠海的两面是没有耕种的一片荒野。
对于班、排、连战斗演习所需要的各种地形一应俱全。
为此财政部拨重金在此新建了训练基地。
营房及训练场地完全依照实战的要求来设计。
花费了数百万用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税警总团南城基地营房终于建好了。
这个新营房四周有高墙城廓,外有三公尺(相当于“米”)深的壕沟。
四角有四个瞭望亭,以保护营房的安全,营房道路宽敞,遍植树木。
官长有办公室,官兵每人有单人床,并有厨房、厕所、浴室等一应生活设备。
全部房舍均由上下两层窗户,空气十分流通。
冬天有隔离式热水浴,最特别的设计是每一个连一出门都有各自的操场。
出营门后即为战斗演习场及射击场,均有固定完善的设备。
此时,学兵团的新兵们一个个松松垮垮的站在操场上。
学兵团的成员有两部分。
后面的一大排的是各个大学,中学,专科以及各种学校的学生们。
他们听闻财政部新成立的税警总团工资高,待遇好。
又是挂着财政部的招牌,还有丰厚的收入。
打着缉私的名义,又有油水捞。
像军队不似军队,不似军队又胜过军队。
这样的好单位哪里去找啊。
于是一个个都纷纷报名,有得还找关系拉后门,好不容易通过了初试复试,现在也算是实习生了。
只有过了实习这一关,才能最后成为税警总团的正式一员。
后面的学生汪寒不怎么担心也不怎么关心。
到了这里,不管你是学生还是新人,最后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并且通过训练经过考核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和战士。
而站在队伍前面的一排人,才是汪寒最担心和关注的一群人。
这些人连总团长王赓都没有办法,而且也不好得罪。
因为这堆人群中,个个都不简单。
我们先看第一个。
右首第一个家伙。高鼻子,大眼睛,金色卷发。
这就是个外国佬啊。
汪寒拿起名册看到上面写着;这家伙叫安德森,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美国人。
然后是第二个。
第二个精瘦矮小,平头。一边眉毛高,一边眉毛低,一脸的褶子。
名册看到上面写着;这家伙叫雪村,爸爸是东北人,妈妈是西北人。
擅长东北地方歌曲。
再看第三个。
一头褐色的长卷发,蓝色的大眼睛,身材凹凸有致。我去,竟然还是个大洋马!
名册看到上面写着;名字叫娜塔莎。爸爸是俄罗斯人,妈妈是东北人。
然后是第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