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独立团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徐州门户宿迁

第二百九十七章 徐州门户宿迁(1 / 2)

却说汪寒带着税警总团的特别小组,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徐州宿迁。

为什么选择了宿迁呢?这要从宿迁的历史说起。

宿迁历史悠久,交通便捷,古称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

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

宿迁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宿迁是徐州的门户和战略窗口,日本人的“菊之刺”小组来宿迁,主要是调查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水文资料等情况。

日本人对徐州这座重镇非常感兴趣。

自古以来,徐州就是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历史上,徐州地处关洛(传统政治中心)、幽燕(北方边疆政治中心)、江南(财政支柱)三个重要地区的连接部。

徐州到西安、北京、上海是等距的,这个位置实在关键,谁占谁得优势。

参考刘裕北伐诛秦灭燕,一打二毫无压力,南朝的顶峰…辛亥革命北伐、蒋介石北伐这些也不用多说。

徐州城地处于一个小盆地中,天然的筑城之地。

这种地形在中原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城市周围的山地使军事防御非常便利。大兵团很难在城外集结布阵,难以对城市造成威胁。

综观整个北方,特别是在黄、淮、海等水系不稳定区域内。

大多数古城都因为天人因素(河道变化、战争和政治等)迁徙过城址,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安阳、太原………。

而徐州从不迁址,黄泥盖了一层又一层,城下有城,自西周至民国共十一层!小盆地地形是很重要的因素!

徐州城外有汴水、泗水两条河流交汇南流。

历史上,这两条河流即便是长期受到黄河侵夺,由于徐州周边山地的限制,其河道也一直非常稳定。

汴水自西来,泗水自北来,在徐州城东北角交汇南流,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建城史中从未改变,这在华北的河流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两条河流,既是护城河,也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航道,使徐州更加易守难攻,更增加了徐州的航运价值和经济战略价值。

徐州地处南北扼要,自古为用武之地。

城市周围稳定的山、水环境造就了徐州易守难攻、水运便利的天然优势,使之成为兵家所必争之地。

山田小组来到宿迁后,渡边再次给小组成员讲解了徐州这座城市将来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渡边讲道;“中日一旦全面开战,北平,上海,等地都不会成为障碍,只要占领徐州后,中国的门户才能大开。

因从地理上讲,徐州是唯一一处大军团可以毫无障碍的从南往北打或者是从北往南打的地方。

从北往南打的话,攻下了徐州,扬州的门户大开,扬州不保,南京也就危险了。

从南往北打,只要占领了徐州,整个中原就像一个大棋盘一样摊了开来。

这个时候,只要把大兵团铺开来,想打哪就打哪,攻城拔地,轻而易举,整个中国将会在我大日本皇军的铁蹄下颤抖!”

“嗨,大日本帝国万岁!”

“菊之刺”小组所有成员发出狂热的呐喊声。

随后小组成员携带好装备后开始出发,他们沿着黄河沿岸调查,然后再调查附近的水流水系等情况。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