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整个山西全境都动员了起来。
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快,中国共产党放下嫌隙,不计前嫌,提出全民抗战全员抗战的口号。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八路军第115师、120师、129师,分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山西成为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的所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指挥华北乃至全国抗战的“神经中枢”,成为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
也给山西军民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与此同时,汪寒的整编整训工作在阎锡山的大力支持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此时山西境内的晋绥军有五个军十一师再加上两个骑兵师和十个炮兵团。
这五个军是有着五虎将之称的五个晋军民将。
第19军,军长王靖国
第33军,军长孙楚;
第34军,军长杨澄源
第35军,军长傅作义
第61军,军长陈长捷;
晋绥军名将荟萃,先后有十三太保,五虎将之传说。
晋绥军是阎锡山集团全体将士的称呼,阎锡山能独霸山西数十年,离不开晋绥军的守土之功,所以晋绥军中自然也有不少能人。
但要论顶级名将,恐怕只有两个人能对得起这个称呼,一个人名叫徐永昌,另一个人名叫商震。
徐永昌不仅能打仗,还会治军,所以深得阎锡山的器重。在中原大战爆发时,时任晋绥军第三军军长的徐永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否则阎锡山会输得更惨。
更难得的是,徐永昌还很忠心,在中原大战之后,阎锡山被迫下野,大家推举徐永昌主持大局,于是徐永昌就成了晋军的一把手。但徐永昌却没有想过就此取代阎锡山,而是为阎锡山东山再起四处奔走。
九一八事变之后,徐永昌认为时机已到,就开始疏通关系,让蒋介石放弃对阎锡山的通缉,很快阎锡山就重新上台,重掌晋绥军大权。
此事让蒋介石看出了徐永昌的能力,就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担任军令部部长,当时徐永昌和白崇禧、何应钦、陈诚并称为统帅部四巨头。
商震字启予,祖籍浙江绍兴。在河北保定出生,先后入保定陆军建成学堂、东北讲武堂、天津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