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批准后,约翰·辛洛布上校得意洋洋。这次可是大出风头的机会啊。
顿时SOG的基地全面动员起来。
同时为期一个月的繁琐工作随之开始,即手工拆卸数以千计的7.62mm枪弹。
由于中国制造的枪弹在弹头和弹壳结合的部分有一圈坚硬的密封漆,使得拆卸工作更加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弹头被轻微刮伤,不过当弹头重新装回时,有刮伤的地方被小心地掩盖起来。
而且经过几轮检查,确保它们看起来没有丝毫被动过手脚的痕迹。
当这项工作完成时,共有11565发适用于AK47步枪的枪弹被重新改造,同时还有556发12.7mm高射机枪(该机枪是当时北越军队一种主要的反直升机武器)的大口径枪弹也经过了改装。
同时SOG还改装了1968发这样的炮弹。
因此,虽然装入的炸药并不多,但任何经过改装并装填了"陷阱弹"的枪支都会变成一颗致命的炸弹!
与此同时,中央情报局位于冲绳岛的实验室也在进行一些专业性的试验。
他们设法打开盛装这些枪弹的原包装,包括外面的木板箱和内部的铁皮箱,然后再重新包装和密封。
试验结果显示,经重新包装的弹箱从外表看不出任何破坏迹象,完全可以放心进行计划。
美国人处心积虑的做了这些卑鄙肮脏的小动作之后,就开始实施下一步了。
"长子行动"第一步--投放"陷阱弹"
"长子行动"的最大挑战是放置的过程--将改造好的"陷阱弹"混入北越的后勤系统而不被发现。
这当然是以绿色贝雷帽为主导的侦察小组的任务。
从1965年秋天开始,SOG行动小组受命到老挝去搜集情报,窃听对方通信,绑架重要人员,伏击护卫队,袭击供应仓库,埋设地雷,以及尽可能扰乱其军队后方,使其生存更加困难。
作为一项额外任务,每个小组都携带一些"陷阱弹"--当机会出现时,就去安放它们。
每当小组发现一个弹药存储库,他们就放置整箱的"陷阱弹";每当队员们伏击了一个巡逻队,他们就将装有"陷阱弹"的弹匣插到对方的AK步枪里。
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即不在每个弹匣、每条弹链或是每箱枪弹中装入1发以上的这种"陷阱弹"。
这样,在枪支发生爆炸以后,现场就不可能找到第二发这样的枪弹,以防止计划被破坏。
投放具有破坏性的82mm迫击炮用"陷阱弹"显得更加麻烦,因为它们不能零散运送,每个木制弹药箱中用隔板固定着3枚炮弹。
因此,放置过程中必须背负整个重量超过11.25kg的弹药箱。
侦察小组最聪明的一次放置是海豹突击队在湄公河三角洲进行军事行动时完成的。
在那里,他们在一只被俘获的小船里装入了被做了手脚的弹药箱,然后向船射击,使它布满弹孔。
再将船身洒满鸡血,让北越军队以为他们的战友全都在一次伏击中牺牲了,从而把船上的弹药箱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