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一见对方使出了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而且最后一招似乎眼花缭乱,极其难防。
中国围棋里面有句术语;走不好的地方就不走了。
中国武术里面也有句名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
索性将手中九节鞭放下,不动如山的站在原地。
淡定面对中山忍的这一杀招。
中山忍是二刀流的传人。
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
说到这里诸位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二刀流二刀流,就是使用二把刀的刀法啊。怎么从开始到现在中山忍都只是用右手的一把长刀呢?
还有一把刀呢?
这说明大家都是行家,终于看出问题来了。
就是中山忍号称二刀流,却一直只是用一把长刀在战斗。
其实中山忍使出的最后的大杀招就是真正的二刀流的绝招——二天一流。
这一杀招就是将全部的力道注入到长刀上面,让对手将注意力和防守都击中到这把长刀上来。
而左手才是真正的杀招。
当右手长刀全力攻击对手时,左手掏出胁差。
然后给与对方致命一击。
胁差的“胁”,读Xié,在中国古文中,指人的腋窝到最末一对肋骨之间的体表部分,即俗称“腋下”。
在古文中,则专指人的肋骨,日本一直沿用中国古文里的用法。
胁差的“差”,读Chā,通“插”,指插入腰间携带的方式。所以江户时代,武士出行时携带的打刀与胁差两口刀,即“大小一腰”。
所以胁差的汉语正确读音,是Xié Chā,而不是“肋拆”、“肋插”等等。
关于胁差的功用,即它的角色定位,众所周知是作为打刀的副武器,及用于在狭窄空间如室内的格斗。
今时今日可能只有对日本刀一窍不通的小白才仍旧以讹传讹的认为是剖腹自杀专用吧。。。
中山忍所学的二刀流,真正最后的杀招,其实就是最后使用左手而出的短刀胁差。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二刀流的精髓就是将长刀和断刃这两款武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对手和敌人被强大的长刀所攻击,所迷惑而带来的窒息和压抑时,左手的胁差最后一击。
在所有和中山忍交手过的对手和敌人中,从来没有人真正看到过这最后的杀招——二天一流。
因为见过最后大杀招的人都全部挂掉了。
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中山忍的二刀流就是个噱头。
打来打去还是一把长刀。
其实真正的绝招是不会轻易动用的。
而现在中山忍在一楼大厅里面,围观的吃瓜群众面前丢了脸出了糗。
裤子被划破,屁股都暴露出来了。
所以中山忍才决定使用最后的大招——二天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