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和姚子青商议完后,来到工人们跟前,将方案说了出来。
十几位工人都是一脸兴奋。
这次前来的工人,都是从船厂上千名工人当中挑选出来的。
当年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抗战,他们就曾加入过上海市民义勇军。
并且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会打枪,投弹,还接受过防空,躲避炮火等相关军事技能训练。
而且还曾在七丫口和日军有过实战经验。
可以说上过战场经受过血与火的考验了。
新兵和老兵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经历过实战,见没见过血,杀没杀过人。
一旦有了这些残酷的经历,可以说离一名合格的军人就不远了。
现在这些工人可以说和真正的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汪寒将武器分发过工人们,还有姚子青让军需官带来的两箱手榴弹。
有了这些武器和装备,就是一支军队了。
汪寒随后和潘仁商量,自己带工人们去攻打日军,让潘仁在宝山城留守。
谁知这次潘仁一口拒绝,坚持自己也要和工人们一起去战斗。
汪寒没有想到原本自己认为就是个绣花枕头的所谓特派员,这次竟然硬气了一回。
其实郑刚和赵静两口气的牺牲,对潘仁刺激极大。
身为留学苏联特工学校的高级人才,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竟然比不上普通平凡的郑刚和赵静两口子。
而且因为自己的疏忽,让联络站差点暴露。
最后还付出了血的代价。
现在潘仁非常自责。
如今有了上战场的机会,能够打鬼子,潘仁当然不会退宿。
所以坚持也要参加。
汪寒熬不过潘仁,只好答应了潘仁。
在汪寒心里,潘仁这种指挥纸上谈兵的花把式,远不如那些船厂的工人们。
人员集合完后,在一名以前在狮子林的当地人的带领下,一行人的小分队趁着夜色,朝狮子林方向前行。
在来到一处偏僻的灌木林后,那名当地村民扒开一堆杂草和乱树枝后,露出一条仅有不到50厘米的小路。
这条小路是只有当地村民才知道的小径。
指着那条小径路口村民说道;“从这条小径进去,就能到狮子林的后村。我已经给你们带过路了,就不再进去了。希望你们多杀鬼子,为乡亲们报仇。”
汪寒拿出五块大洋交给村民后,带着小分队进入了密林小径。
狮子林炮台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位于宝山县城西北,距南炮台约二十里。
先前守卫狮子林炮台则是和姚子青同属98师的588团2营,当时在狮子林炮台的只有2营6连一个连,日军步兵第43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约2000人在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指挥下南下进攻。
战斗激烈,连排长相继阵亡,但是士兵犹殊死战斗,机枪被日军山炮击毁,就用手榴弹同日军搏斗。
手榴弹用尽,正当全连官兵用刺刀同日军展开白刃战之时,2营赵鹤庭营附率领第5连官兵来援,激战一小时,日军暂时后撤。
随即浅间义雄改变战术,从狮子炮台南方的杨家宅包围狮子林炮台,在杨家宅和狮子林炮台之间,双方展开了长达四小时的肉搏战。
肉搏战中赵鹤庭营附身负重伤,两个营官兵伤亡殆尽,下午两点,狮子林炮台终告失守。
现在驻守在狮子林的日军约有一个大队千余人,大队长是第43联队第1大队长和田泰雄少佐。
汪寒和潘仁等人一路艰辛的走出小径后,来到狮子林的后村地带。
这里是一片小树林,前面不远处生着几堆篝火。
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日军的士兵在警戒。
可能他们以为这是在村里面,外人是不可能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