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悠然敲响,时间进入到1938年。
远东的战火仍然在继续,迫于苏军的压力,日军在远东放弃了下乌金斯克,退到了大兴安山以东,但说什么也不肯放弃已经占领的外蒙古的地盘。苏军与日军在远东和蒙古一线对峙,反而牵制了日军很大的军力。
苏军干脆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坐山观虎斗,甚至开始在背后与北洋政府进行谈判。由于苏俄一线的压力顿减,北京方面得以把兵力南调,与日军暂时形成了相持的局面。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后,由于江阴和镇江的航道被堵塞,日本海军暂时无法上行,在进攻当涂受阻之后,也停止了进攻。
北京方面在各省招募了三百多万新兵,目前的总兵力已经接近500万,基本上是侵华日军的三倍。但新组建的部分还需要调整和训练,目前也没有反击能力。随着新年到来,除了局部仍然在发生战斗,整个前线开始变得沉寂起来。
由于来自东方的订单,在战后已经改行主要生产农业机械的奥匈四大坦克厂:林茨帝国标准汽车拖拉机制造公司,斯蒂夫特汽车公司,伊斯莱亚内燃机及汽车制造公司,斯太尔-狄塞尔发动机及汽车制造公司的坦克生产线都又重新开动起来。
由于战后大栽军之后,奥匈陆军只保留了四个集团军55万人的陆军编制,所以只保留了七个装甲师。虽然在欧战期间各国都意识到了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军事装备技术在战后的二十年间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奥匈陆军所装备的坦克比欧战期间性能提升并不明显,除了车身和炮塔制造用焊接技术代替了铆接工艺,发动机和装甲性能有所提高外,火力和主炮口径的比欧战期间几乎没有什么提高。
奥匈陆军倒没有象其它各国一样进行各式各样的多炮塔坦克尝试,目前所装备的坦克主要有两种:重量只有15吨,装备37毫米/L43坦克炮的PT-25轻型坦克和重量为24吨,装备57毫米/L45坦克炮的PT-28中型坦克。
与此时的各国坦克都装备汽油发动机有所不同,奥匈坦克和装甲车辆自始至终一直在使用斯太尔公司柴油发动机,虽然最大功率只有310马力,但由于扭矩大,所以机动性都能够满足陆军部所要求的公路46公里,越野28公里的机动性能,相对而言,机动性在各国坦克中还算优异。
整个奥匈军队包括海军陆战队大约装备了2600辆坦克,数量并不是很多,在欧洲各国军装备数量比德国和法国要少,德国人大概装备了3100辆坦克,但是却装备了大约2000多辆各种各样的坦克歼击车等变形坦克,这反而妨碍了他们的坦克装备数量。
德国人总是能制造出一些稀奇古怪,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装甲武器,对此,李海顿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尽量使奥匈陆军少受德国装备的干扰。
让李海顿感到忧虑的是苏俄武装力量的快速增强。
虽然在欧战期间丢掉了乌克兰和顿涅茨地区的重工业基地,以及巴库地区的油田,俄国人损失了百分之四十的重工业和人口,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消弱。但俄国毕竟地大物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特别是在31年后随着西方工业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大规模引进,俄国在乌拉尔地区和哈萨克共和国陆续建成了五座新兴的钢铁基地,随着西伯利亚油田和乌拉尔河下游地区油田、土库曼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苏俄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1937年,苏俄的钢铁产量突破了1000万吨,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工业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强,苏俄的军事实力也在飞速增长。
目前苏军一直保持着240万人的庞大陆军编制,随着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快速发展,苏军已经装备了近8000辆坦克和12000多架各型作战飞机,规模和数量惊人。随着军事力量的增加,朱亚什维利的野心也在逐渐膨胀。远东的战争,实际上是一次军事试探,苏俄在试探德奥的反应,可惜的是德奥除了在口头上对苏军入侵远东共和国的行径表示了遣责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这更助长了朱亚什维利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