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韩忠、孙仲三人聚集了数万人马,和之前声势浩大的黄巾军相比,要差了不少。可他们还不满足,赵弘、孙仲二人带了一部分兵马去攻打阳城,只有韩忠留守宛城。可即便如此,宛城也不好打,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只是这韩忠似乎脑袋有问题,不老老实实守着城池,反而率军出城,和官军野战。
论野战,官军可不怕他们,甚至经常以少打多。两军相遇,朱隽和刘关张各领一军,分进合击,三下五除二就把韩忠打的狼狈而逃,躲进宛城不敢出来了。朱隽顺势将宛城围住,四个人各守一门,四面攻打。
本来朱隽以为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毕竟宛城太坚固了。可是没想到才几天时间,韩忠就派人出来,商议投降事宜。这让朱隽大为诧异,略施小计就从这个使者的嘴里得知,城里没粮了!
怪不得韩忠敢出城野战,原来是逼不得已。要是官军晚来几天,城里的黄巾军还有时间多搜集一些粮草,但官军来的太快了,只能期望能阻挡一下,好拖延一下时间。可没想到韩忠太无能,黄巾军的战斗力也太渣,连一天都没挡住,一战而溃,结果就让宛城里的人都饿了肚子。
既然知道黄巾军缺粮,朱隽心中大定,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黄巾军投降的请求。刘备于心不忍,劝谏道:“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朱隽道:“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
刘备劝不动朱隽,只好献上围三缺一之法,以期尽快得胜班师。朱隽采用了刘备的计策,不过不是只放开一面,而是放开了东、南两个方向,只从西、北两方进攻。
如此一来,本就因为粮草将尽而人心惶惶的黄巾军哪还有守城的心思?纷纷从东、南两门逃跑,韩忠想约束都约束不住,不得已只好也跟着逃跑。可别人逃了都无所谓,他韩忠是匪首,朱隽岂能容他逃掉?一见韩忠出城,立即全军掩杀。乱军之中,韩忠被不知谁射出的一箭射死,让想捞取首功的张飞很是惋惜。
韩忠授首,主要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清缴那些黄巾军了。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官军散开收割胜利果实的时候,赵弘和孙仲回来了!由于官军的阵型已经散开,一时间无法收拢,朱隽只好鸣金收兵。
官军退去,赵弘和孙仲趁机重新夺回宛城,双方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情况。不过赵弘和孙仲带回了大量的粮草,比韩忠的境况要好得多。再想攻破宛城,就更难了。
但再困难,宛城也必须破!朱隽很快就收回兵力,准备再攻。就在他即将发动进攻之前,又一彪人马到来,为首的正是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
孙坚既然有猛虎的称号,自然武艺不凡,长得也是虎背熊腰。只是他的运气不算太好,黄巾乱起时,他已经是下邳丞,可这个职位没有领兵的权力,为了在这场大乱中赚取功劳,他不惜抛弃官位,也像张飞一样自费招募了义军,加入这场盛宴。可惜他来的有点晚了,大部分黄巾军都已经被平灭,听说朱隽在攻打宛城,这才急忙赶来。
还别说,孙坚的名字朱隽也听过,见他来助战,很高兴的接纳了下来,然后分派兵力攻城。出于对孙坚的重视,朱隽在分派任务时,让他独当一面,率军攻打南门,刘关张三人攻打北门,朱隽自己攻打西门,留下东门给黄巾军一线希望。
这样的分派,孙坚可占了不少便宜。朱隽和刘关张都和黄巾军打过几场了,赵弘和孙仲都知道他们的厉害,所以在守城的时候,将大部分兵力都派到了西门和北门。对刚来的孙坚则重视不够,以为只是朱隽派来凑数的,随便应付一下就好。却没想到孙坚可不是能随便应付的角色,开始攻城后没多久,孙坚就亲自披坚执锐,首先攻上城头。赵弘闻讯,急忙带兵来援。但等他到达南门时,守卫南门的黄巾军已经被杀的四处奔逃。赵弘大怒之下自己挺槊直取孙坚,却被孙坚夺过长槊反把赵弘杀了,然后再骑上赵弘的马,继续厮杀。
南门一破,其他两门的守军也都慌了,纷纷逃跑。孙仲正在北门,听说南门破了之后,也干脆的逃了。不过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从没有官军的东门逃跑,而是换了一身普通黄巾军的衣服,从北门冲了出去。期望刘关张急着夺取城池而忽略他这个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