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和《鹿鼎記》一樣,衆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目的就是怎麼對付吳三桂,有人說直接殺過去,有人說趁韃子和吳三桂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對付吳三桂,說法不一,毫不統一。
還沒擒住吳三桂,這些人又開始議論抓住吳三桂怎麼處置,有的說殺了,有的說殺了他的全家,讓吳三桂孤苦而終,受盡世人唾罵,有的說,罪魁禍首是禍水陳圓圓,應該把陳圓圓抓住,賣到青樓,供大夥享樂。這些人一說到陳圓圓的時候,個個興高采烈,跟吃了槍藥似的,口水直流,雙眼發紅,好像陳圓圓就在眼前,要被大夥隨意****一般。
對這些人,韋小寶沒什麼好感,一羣烏合之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從古至今,農民起義爲什麼屢屢失敗,就是這些,老百姓根本沒有遠見,毫無組織,毫無紀律,只知道貪圖眼前利益,什麼錢財,女人啊,權勢啊,很容易讓這些人失去方向,喪失鬥志。
李自成失敗如此,太平天國亦是如此等等,懶得搭理這些人,陳近南顧亭林等人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顧亭林最後實在聽不下去了,提議組建十八省同盟,各地選出首領,統一管理,統一部署,這才把大夥的心思收了起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韋小寶看了一眼九難,當說到陳圓圓的時候,九難眉毛微微一皺,看了一眼身邊的阿珂,這點小動作,絲毫逃不過韋小寶的眼睛。
接下來就是各地選舉,天地會人數衆多,自然佔據優勢,這個韋小寶無話說,對於福建省,有人推薦鄭克爽,韋小寶實在忍不住了。韋小寶心說“你鄭克爽算個什麼東西,文不成,武不就,有什麼資格當這個盟主。”
見旁邊有張桌子,韋小寶縱身跳了上去,高聲喊道“大夥安靜,聽我一言。”
“這是誰啊?怎麼如此無禮?”
“不知道,你是誰啊?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你快下來。”旁邊有人見到韋小寶竄到桌子上,紛紛指責韋小寶。
突然人羣中有人驚呼“小寶。”緊跟着又是好幾聲驚呼,都是韋小寶的熟人,是方怡沐王府等人,就連陳近南也坐不住了,猛然站起,大踏步走向韋小寶。
衆人還以爲陳近南要對韋小寶無禮呢,鄭克爽看着韋小寶引起衆怒,幸災樂禍的看着,見陳近南走了過來,趕緊衝陳近南吩咐道“陳近南,這小子擾亂殺鬼大會,快給我將他拿下。”
陳近南沒有理他,走到韋小寶跟前,衝韋小寶一抱拳,“恩公在上,請受陳近南一拜。”
“啊……陳總舵主這是爲何?”
“不知道啊,陳總舵主怎麼叫那小子恩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世界太瘋狂了,陳總舵主不會弄錯了吧。”質疑聲,議論聲,不絕於耳,韋小寶一下成爲衆人的焦點,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望向了韋小寶。韋小寶就感覺周圍立馬升溫,溫度高了許多。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