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司马睿并不是一个昏庸之人,他从来都知晓这个道理,更清楚执掌天下者只能是天子。
故此,他对于当下的大权旁落早已心生不满,尤其对飞扬跋扈的王敦更是起了杀心。
司马睿对王敦的恨,也并非都是因为他的狂妄与不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裴王妃的身上。
王敦出身于东海王府,在其官位升迁一事上,曾得到过裴王妃的大力举荐。故此,王敦极为尊重裴王妃。
另外,司马睿之所以能到江东,并得到琅琊王氏的大力辅助,这也与裴王妃不无关系。
当年,正是在裴王妃的极力劝说下,东海王司马越才启用了避祸于琅琊的司马睿,委以重任。
故此,司马睿也同样对裴王妃心存感激。
当大难不死的裴王妃被李峻送到江东后,司马睿对其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并且每日都亲临王府向裴王妃请安。
另外,因裴王妃的儿子司马毗被石勒所杀,司马睿为保司马越一门的香火不断,将自己的少子司马冲出继给司马毗,并让司马冲承袭东海王的爵位,裴王妃则荣升为太妃。
司马睿所做的这一切,有其尊敬与孝心在其中,更主要的则是他意识到了裴王妃所具有的能力,以及这个女人身后的势力。
当下,在江东的北方势力中,多数都出自于东海王府,那些人也多少都曾得到过裴太妃的恩惠。
至于王敦尊崇裴太妃,司马睿早已经看得明白,但他更看到了远在西南的李峻,以及李峻所掌辖的十万西府军。
司马睿曾听人说过,是李峻向裴太妃提出掌辖江东的建议,而且裴太妃还与李峻有了姐弟的情义。
如果能得到裴王妃的全力辅助,那将意味着不仅能压制住琅琊王氏,更能将李峻收归于朝廷,使朝廷所控的地域扩大到西南诸州。
所以,司马睿对裴太妃的尊敬不亚于自己的生母,也希望就此能感动裴太妃,使其完全偏向于自己这一边。
最初,事态的发展也确实朝着司马睿所预想的方向行进。王敦的骄纵有所收敛,李峻也常常命人将奏折与贡品呈送到建康,以示西南的臣服之心。
然而,随着司马冲的长大成人,这一切有了变化。
西南的李峻倒没有表现出过于明显的改变,只是王敦有了动作,有了想要奉司马冲为帝的念头。
固然,司马冲是司马睿的亲生子,只是过继给了东海王府。即便是司马冲坐上了那个位置,也算是父传子承而已。
但是,司马睿知道这件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王家应该是有了操纵幼帝的心思,也应该是想要鸠占鹊巢。
对于此事,司马睿曾与裴太妃隐晦地谈及过,但裴太妃的态度很微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由此,司马睿觉得裴太妃也想夺回本属于东海王府的帝位,也正是有了她的纵容,王敦才能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
无奈之下,建武帝司马睿启用了刘隗、刁协、戴渊等人为心腹,试图先压制住王氏的权势,继而再收回王敦所掌控的兵权。
同时,司马睿又命广州刺史陶侃以本职领荆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督荆、湘、广三诸军事,以此来对抗王敦手中的兵权,对其形成挟制的作用。
另外,司马睿还命人将一纸天子诏送到了西南,加封李峻为武都郡公,领大都督一职,并辖治雍、秦、梁、益、宁、交六州诸军事。
不仅如此,司马睿还亲封李峻的母亲李云氏为正四品的武都郡君,其妻裴璎为正四品的武都县君,将荣耀添加到了李峻至亲的身上。
天子司马睿将王爵以外的所有尊荣都给了李峻,他就要拉拢住李峻,要用十万西府军来震慑王敦与其党羽,使他们在短时间内不敢有非分之想。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反倒是彻底惹恼了王敦。
永昌元年,王敦以清君侧,诛刘隗为名,于武昌郡起兵,直扑向天子所在的都城建康。
在堂弟王导的暗中相助下,王敦轻易地攻入建康城,诛杀了天子司马睿身边所有的近臣,欲让司马睿将帝位传给东海王司马冲。
不过,魏兴太守穆君逸领兵赶至了建康。
他虽未与王敦产生不睦,却是代表李峻觐见了天子司马睿,表明了西府拥护司马睿继续为帝的态度,这才让弑君的事情未能发生。
也正因如此,王敦并未占据建康,而是领兵返回了武昌郡,通过留在建康的官员遥控天子。
不过,司马睿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终究也是一败涂地,成为了一个徒具虚名的天子,而朝中的大小事宜也皆由居于武昌郡的王敦所执掌,他与他朝廷彻底最终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此事过后,天子司马睿大病,卧床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