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难道古时就有人种它了吗?我还以为是路边杂草,这种之前寻常都能见到,我觉得它既然能生在路边、荒地,这下田自然也能种,没想到还真活了,就是不知道口味如何,”
刘备高兴道:“虎叔,恭喜你了,这种作物收获后研磨成粉,蒸、煮,就像麦一样,可以制作汤饼。”虎叔大喜,随后道:“这都是之前瞎种,没想到还真能食用,到时收获了,我一定请少君。”
刘备嗯了一声,随后又道:“虎叔,咱家有没有因为水源问题,与其他里发生争抢。”
虎叔道:“少君不说,我都忘记了,这涿县河流较多,而楼桑里附近就有涞水,涞水流域较广,平时无论是涿郡还是周边几个郡县,都依靠涞水,涞水发源涿鹿山,距楼桑里还算比较近,附近几个亭里平时都比较和气,也没有发生争抢水源,毕竟涞水全年几乎没有发生过断流,加之刘家沟渠修的较多,很少挑水种地,与其他亭里发生争抢,几乎没有,上一次还是上代家主时候。”
刘备点了点头,很快虎叔又开始介绍周边几个亭里,距楼桑里比较近是东城与仙坡、松林、西皋等里,这些都是陆城亭下面的。陆城亭是涿县比较大的亭,下设有四五个里,每个里之间都有土路连接,土路都是乡民捐资铺就,行人与车马均可行。
楼桑里并不大,前后不过四五十户,而陆城亭差不多百余户人家,当然这百余户都是官府造册的编户齐民,至于有没有隐户,估计也只能听之任之。楼桑里处处都是刘氏,陆城亭以刘氏居多,大家互相之间都是同宗,很难发生问题,不过最近几年里刘氏名望渐弱,与其他姓氏之间都有摩擦。
虎叔继续道:“蝗灾虽然造成比较严重损失,但经过几天准备,完全可以通过抢种保证收成,年前还是能够收到足够田租,主家待仆从与僮客佃户都相当不错,都是根据实际收成来收取,由于公道,主家就算衰落,大家也都没有要离去的意思,毕竟世事艰难,去其他家就没有那么仁心了。”
刘备家的佃户僮客将近百户,但自家田亩总共不过七八十亩,刘家在前汉通过买卖、朝廷赐予或是其他庶民自愿成为隐户的田地,大约有上百顷田地,到光武中兴后百余年,子孙不孝,田地逐渐变薄,到曾祖那一代,只剩下百亩田地,不过家中人丁少,仆从也不多,所以还算过的不错。
刘备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如果主家不苛刻,还比较公道的话,就会很少有僮客佃户脱离主家,过了半刻,刘备发现周边陆续有佃户下田,大家都在赶着季节,东边的日头也逐渐升起,这当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一派田园气象。
刘备跟随着虎叔,又继续转了很大一圈,他下田目的是为了解家中田地情况,至于是否下田,眼下还不是他这个只碰诗书,没经历劳作的人可以干的事情,但刘备最终还准备与虎叔一起下田干活,刘备身边也并未身着什么儒服,就一身比较简单的衣裳,最终虎叔还是拗不过刘备,只好让他跟自己学习如何播种。
喜欢汉月鸿影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汉月鸿影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