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就是一个缩小的战国。大体上可以这么理解。战国是对于春秋之后纷乱的局面的统称,并非真的只有战国七雄而已,就像是西域也是一个西域是个很笼统的名称一样。起,可以从大汉国境线开始;止,却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在大汉前后,因为交通的不发达,这种『国际』上的交往是受到相当大的局限的。相比较而言,大汉跟北方游牧民族距离最近,自然难免锅盖碰锅勺,不定时打打架,但是跟西方的这些游牧民族部落,或是国家,在前期可以说是很少往来,相距遥远,中间一开始隔着匈奴,互相够不着。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近半个世纪,五次大战,才相对来说,在某个时段内消除了北部边疆的安全隐患,具备了打通西域的条件基础,也才有了后来的大汉接连出使西域,对西域各国进行摸底调查,揭开了西域的神秘面纱。当时张骞表示,西域有三十六国。张骞当时是不是有真切的算过,或者说是以什么样子的标准作为『国』的单位,已经不可考了。在那个辟谣相当不容易的西汉时期,嗯,现在也不容易,汉武帝想要知道张骞说的是不是真话,相当困难。其实历史在发展,局势在变化,所谓的三十六国,可能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西域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一直都是持续不断的,国家的数量和版图也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这些西域之中所谓的国家,有大有小,大的相当于后世的省,或是市,小的只有一个乡县,甚至也有相当于一个村落的,把他们说成是国家,其实张骞未免有点夸大其词……这就是张骞当时在给汉武帝上缴的文章当中掺杂下去的私货……西域的『国』,是张骞翻译的,在翻译之中,断章取义或是截取片段有意曲解,才是『私货』这个词语的本意。或许西域里面本身就没有『国』这个称呼,那个时候西域之中或许叫做联邦,也许叫做联盟,但是可能也有叫做某『国』,但是张骞统统都给改成了『国』。张骞无疑是聪明人。汉武帝也不傻。所以在『西域三十六国』这个词语当中,双方交换了意见,为得就是大汉要秉承的方针和政策。张骞叩首,斩钉截铁,『回禀陛下,西域确实有三十六国!』陛下不打了罢,三十六国呢!心思收一收,先稳国内罢!就问陛下你怕不怕!汉武帝颔首,『爱卿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老子不信!老子还没玩,不是,还没有打够!再派人出去!就算是不打,老子也要折腾一下这些西域众国!于是乎,和大汉比较接近的车师国最先倒霉了。车师国,或者叫做姑师国,它确实也一度是抗衡汉朝的急先锋,立场最顽固,态度最坚决。因此枪打出头鸟,汉武帝的矛头首先指向该国。对他们采取了瓦解分化的政策,扶植起一个又一个鸽派政权,该国鹰派人物从此失势,再也没有能力对大汉发动侵略战争。如今,车师国一分为四,车师前王国,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城长国……然后当下占据了郭图编撰的西域一十七国之四。好吧。就算四个。乌孙,第五个。龟兹、鄯善、于阗、莎车、疏勒、乌垒、焉耆、危须、大小宛、戎卢,还有若羌……如果说张骞的私货,是为了让汉武帝知难而退,那么郭图这大幅度削减的一十七国,又是为了什么?结合郭图本身的现状,就大体上能够猜出来了……郭图忍不住偷瞄了斐潜一眼,嵴背上微微冒汗。心中琢磨着,难道说我猜得不对?要不多加几个?还是说应该少几个?『应是几国,便是几国,不可擅自增减……』斐潜缓缓的说道,就像是知晓了郭图的心思一样,『转译编撰之重,乃求「真正」……公则若是做不来,也就罢了……』郭图一个哆嗦,连忙应声道,『属下做得来,还请主公放心!』斐潜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其实斐潜对于西域究竟是一十七国,还是三十六国,并没有多少的兴趣,因为或许对于汉武帝来说,西域三十六国便是世界的尽头,而对于斐潜来说,西域只不过是一个中转站。因此郭图根本就没能搞清楚当下转译轩的工作重点。郭图以为斐潜盯着的是西域,而斐潜早就将眼光放在更远的地方……相比较于郭图的私货而言,斐潜更关心的是从安息还有大秦而来的一些书籍的转译工作。毕竟这些才是需要斐潜重点关注的的方面,也是成立转译轩的主要目的。人生在世,最怕就是没有目标。攀登高峰,还有一个登顶的目标,可是登上山巅的时候,就往往会『小天下』了,然后觉得所有的山峰都不过如此。结果最后才发现,泰山其实是最矮的,越往西,山峰越高。直至珠穆朗玛。珠穆朗玛之上,还有太空,深空,宇宙……正经,只是将孔夫子从圣贤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而正解……郑玄完成的进度不能让斐潜满意。斐潜缓缓的度步,在转译轩收集的一系列的西域书卷,羊皮卷,木头书,石板上面略过。郭图屁颠屁颠的,半弯着腰跟在后面,时不时的给斐潜讲解一下他为了收集这些东西,花了多少功夫,耗费了多少精力,然后那些番邦胡人又是多么的不舍,当然最为关键的就是表示斐潜在转译轩所花费的钱,都是值得的!也是为了表示郭图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对于收集这些东西,郭图完全不明白斐潜的意图,但是并不妨碍郭图去执行。反正花得不是自己的钱。郭图甚至有些怀疑斐潜是不是有什么图谋,亦或是在这些西域文字文稿当中,找到前秦的线索?亦或是想要引用为其下一阶段争霸的名头?斐潜微微点着头,表面上似乎在听郭图的汇报,对其这一段时间收集文献的辛苦表示肯定,但是实际上斐潜更多的是将心思放在寻找一些相关哲学方面的东西。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当东方老子孔子墨子荀子等人百花齐放的时候,在西方也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想要转译这些大家伙的文章难度是很大的。一方面是书籍难以获得,另外一方面则是思维模式有所区别。为什么斐潜想要先找哲学呢?因为哲学是抽象的,它不分东方西方,它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与真理,而本源是朴素存在的,真理普遍适用的——所以不论东西方,一切智者的智慧活动,最后都会升华为对哲学的追求。在这个方面上,比较容易达到东西共通。而像是什么建筑学或是算术之类的东西,不是不重要,而是还要往后面挪动一点,毕竟这些专业性太强的书籍,在大汉当下,甚至在后续的封建王朝之中,很容易就被扫到『奇淫技巧』一类里面去……所以只有先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好办了。思想,离不开哲学。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等等等等,他们的学说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但有一个核心思想是一样的,这些百家都是在对这个世界本源的表述认识,是对人类的严肃剖析,是对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探索,是最璀璨的东方哲学。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带给华夏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唯心』太盛,以至于后世还时不时的会听到类似于什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等的名言。虽然说在诸子百家之时,诸多大家对于唯心和唯物的对立也有一些阐述,但是很遗憾的是,大多数都偏向于唯心。比如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他认为老子那样的圣贤,都是『生而知之』的,不需要去学习天下的事物,便可以洞悉一切的,但他同时也认为自己没那么厉害,还需要学而知之,所以还要对外界事物多闻多思,以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他是最矛盾的唯心派。可是后世大部分儒生都在表示,孔老先生您谦虚,您就是啥都懂啥都知道,啥都能指导,啥都是微言大义啊……孟子更进一步,认为人应该『反求诸己』,即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扩充原本固有的良知、良能,从而达泽雨轩 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