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放的路上,柳老的腰受了伤,一直没养好,强撑到盐场,躺了好久才能起身。如果不是曹将军的照顾,他这把老骨头,早就交代在西北了。
万大夫给这些人一一把了脉——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轻则营养不良,重的嘛……就是那位躺在床上高烧不退的七旬老者了。万大夫对老者的家属摇摇头,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万大夫开的药,县令夫人让人去药铺抓了来,一同送过来的还有晚餐——二合面馒头和白菜粉条炖肉,足够他们吃得饱饱的。老人和孩子,一人还有一个鸡蛋。
听说,县衙的厨房,都是县令夫人和王妃的亲信动手做饭,且不说他们的身份,就他们这人数,哪好意思总劳烦别人?因此,柳老找到林微微,说想在后罩房收拾个厨房出来。
很快,泥瓦匠在后罩房的一角,砌了三个灶,铁锅也送了过来,还有缸碗瓢盆……粮食和菜,堆满了厨房。看着这些,柳老、胡老的儿媳妇,还有其他几个女人,神情终于不再惶惶然。
安顿好这些人,春耕战役打响了。林微微依然用粮食作为酬劳,雇短工耕地、播种。河道还没有竣工,林微微便把所有新开的荒地,一大半种上玉米,另一小半种春小麦。水稻估计要等明年再考虑了!
县衙门前,排了很长的队伍,都是附近村子来领玉米良种的百姓。刚开始,这些百姓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他们不是担心县令夫人不兑现承诺,而是怕秋收时帮忙的人数太多,种子不够或者自己的名字给漏了……
“一亩地才发五斤种子,够什么用的?县令夫人种小麦的时候,我去帮忙了,一亩地都要播二十斤呢!”前面有百姓嚷嚷开了,“是不是种子不够,县令夫人用这么点种子糊弄我们呢?”
负责帮忙发放种子的柳老和他的儿孙,也觉得一亩地五斤种子太少。听说县令夫人种出了亩产五六百斤的玉米,他们还激动过呢!五斤种子能结五百斤粮食?说出去谁信?县令夫人这么做,只怕要把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民心毁于一旦啊!
刘歪子解释道:“我们夫人一亩地才需要四斤种子呢!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夏日里帮忙点种子的百姓。我们夫人开的荒地,也正在种玉米,你们尽管去地里看看怎么种的……不会种,千万不要乱种,白瞎了我们夫人这些高产良种!”
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略显瑟缩地开口道:“去年点玉米的时候,我去了。点玉米的坑间距挺宽的,里面只点一到两粒玉米,一亩地的确要不了多少种子……”
有人认出她来:“你不是罪村的吗?什么时候罪村的人也能种地了?你替谁领的种子?”
妇人略显慌乱地看向刘歪子,小声地分辩道:“县令夫人说了,谁开的荒地就是谁的。我们家开了五亩荒地,已经在县衙登记过了。县令夫人这个册子上,有我家的名字,不信你们可以问刘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