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也顾不得那么多:“行吧,就这么办,一点小钱没什么。”
廖国强见小强这么豪爽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十五号下午就给小强带了几波人过来,帮小强拆借了50个亿。
有了这五十个亿,小强的采购计划又能继续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小强下一个目标是电力工业,新中国建国初期,全国拥有184万千瓦的发电设备容量,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够今天一个30万人口的三线城市用半年,仅仅民用电哦,不算工业电哦,工业电是民用的好多倍哦!
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终于能够生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了,不过技术经济指标不太理想,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引进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机组,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及以下。缺电是一直以来困扰国家的问题,这导致当时我国的发电机组是世界上年开机时间最长的,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战斗,适应高速检修的技术人员队伍。不过这也是被逼无奈,谁叫咱缺电呢。
小强知道,电力工业不是简单地说建立一座发电厂就完事,想当初,为了自己能够生产发电机,仅仅给苏联156工程中的发电项目做配套的厂子就建了两百多个。什么叫工业体系?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从头制造到尾,一万多个零件装起来的一个大型设备,你变态到搞了两百多个厂子能全部自行生产,这就是全面工业体系。1950年之前,世界上有全面工业体系的国家有美国苏联和英国德国,德国先被玩死了,接着是英国玩不起了,但是中国在主席的坚持下搞了出来,于是三个国家继续玩,后来毛熊自宫了,美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于是开始玩制造业转移,放弃干活累利润低的制造业,最后吃了大苦头,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全世界还敢说全套的国家,只有中国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小强摇摇脑袋,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赶紧干活。全面的工业体系不是简单地采购,小强找上了清岛一家中小型汽轮机生产企业,这家企业专门生产200MW以下的中小型电站汽轮机和工业汽轮机。能够满足发电、石化、水泥、冶金、造纸、垃圾处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等的需要。这个MW什么意思呢?新中国50年代中期生产的6000千瓦汽轮机就是6MW……
小强带着公司一帮人来到清岛,和这家叫捷轮汽轮机的企业展开洽谈。
“什么?你要全套的生产体系?”
“是的,我的非洲客户希望能够自行生产200MW以下的汽轮机,不要求太先进的技术,80-90年代左右的就行,所以希望能够得到贵企业的协助……”
一番讨价还价不用说了,最终小强以4亿人民币的价格买到了200MW以下机组的全套设计资料和图纸,17亿元买下配套的生产设备,所有生产在一个特大厂区各个车间里就能完成,完全不用建立密密麻麻的各种小配套厂。自然,各个流程的培训光盘和设备安装调试的光盘和手册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一奇怪的请求,清岛方面倒是无所谓,只是附加收了5000万培训费。
光有设备是不够的,小强又按照公司搜集的资料,把生产各类电力设施的设备和资料买了个齐备,无论是电缆电线还是变压器,电表还是变电站,全套八九十年代的生产设备和资料用了小强12个亿。
剩下17亿小强也没留,直接买了现成的产品,200万一台的200MW也就是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花了六个亿买了300台,把新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从185万千瓦加了6000万千瓦。剩下11亿采购了修建电站的其他设备和通用型设计图纸,根据需要,多个发电机组可以并联或者串联在一个电厂里发电,也可以单独一个电站设置一个机组。
电力工业的采购实在是繁琐,要不是公司前期招了两个有去非洲援外建设电厂经验的工程师,光靠小强的话是能把他逼得发疯的。他做惯了甩手掌柜,谈好价钱,就叫两个工程师去做剩下的工作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工资可不便宜,小强给他们开出了月薪10万的高价,看在比原有工资高出三倍的钱的份上,两位工程师跳槽到了小强的皮包公司,来了后觉得太开心了,成天嘛事没有,就是收集些资料,说是要帮助非洲兄弟建立一套全面的八九十年代技术的电力工业体系,今天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两位格外认真,把这五十亿花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