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秦军虽然占优势,但从京津到甘肃万里之遥,实在太遥远太遥远。山西那时还握在清军手里,关中也有荣禄等在,怎么看都不是短时间里就刀刃逼身的样子,所以李平山耍了一滑头。甚至李平山和他的幕僚们还非常高兴。在他们这些人来看,无论是满清的朝廷,还是旭日东升的大秦,都会因为双方的激战而对自己拉拢有加。
李平山当然不看好满清的未来,所以他怕将来大秦对宁夏玩硬的,自己会一无所有。就铁了心思等着大秦一步步抬高价格,好买个好价,舒舒服服的享受今后的荣华富贵。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某个好家势。
只有秦清激战正烈的时候,李平山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而且因为他的出头,李平山还赢得了不少地方派的拥护,李平山就感觉自己又多了三分筹码。就更想买个好价钱了。结果让李平山和他的幕僚们万万没想到,这场决战竟然这么快就分出了胜负。半年时间都还少点,满清就彻底丧失了手中的筹码,大秦一统天下不可阻挡。
李平山现在头上顶着固原总兵的帽子,这是满清在善庆死后为了拉拢他给的香馍馍,李平山还征召部队,扩军三千余人,如今拥兵十二个步骑营头。
算是把总兵的架势给坐到了实处了。可是他屁股都没坐热,大秦就一巴掌拍了过来,将这顶官帽子拍扁了,这顶满清给的官帽子不值钱了。
五六千外强中干的乌合之众算什么?秦军只需要一个营就能踏平宁夏。
李平山心里面的那个恨啊,一恨多隆阿是银样镴枪头,打一仗败一仗;还脸皮忒厚,托着不死;二恨八旗新军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京营那么多人马和枪炮,秦军以弱势兵力攻击,半年时间不到就竟全功;三恨秦军对自己施了缓兵之计。让自己没了警惕,那曹克忠等人投降的时候,自己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同时也说真的,李平山很意外满清败得这么快的。
多军在陕西、甘肃的败仗并不稀奇,西北多军缺少重火力,同时随着多隆阿的离去,多军作训松懈了不少,整个西北多军有点外强中干的味道。而且曹克忠、雷正绾、陶茂林等都是汉人,只要是汉人,那就没几个能在这个档口上还给满清拼死效命的。所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时间太快了,略微的处于预料。
李平山真正意外的是八旗新军和京津多军的败仗如此之快之惨。
作为多军的一员,满清这些年对八旗新军,尤其是一扩再扩的在京八旗新军,那是怎样得下血本,李平山是有所耳闻的。诸多的洋人教官,多隆阿的督促,那么现今的武备,这本该是一支有着一定作战能力的军队的。毕竟八旗新军成立也好几年了。却不想败得会如此的彻底……
现在,李平山坐腊了。他该怎么办?
抱着多隆阿不松口,秦军大兵打来了咋弄?
而要是不抱多隆阿了,他这些日子来的打算完全蛋不说,他自己也没半点本钱给秦军讨价还价了。可能今后他只能回乡做一低调的富家翁。
李平山很后悔自己没能在大战结束之前判明局势,结果造成了他现在的尴尬处境,他是后悔不迭。但怎么弥补呢?
李平山真心不想做一个不识抬举的破落户。他还有一定得野心抱负,真的不愿意就此回归家里啊。但李平山也知道,时间不多了,自己在秦军那里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一旦收拾好了‘传檄而定’的那些地盘,那么,秦军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他李平山了。
怎么办?在这些天里李平山茶不思、饭不想,一直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印象?怎么避免自己靠边站呢?
如果现在去投效秦军,最好的时机已经被错过了,纵然对方现在不拒自己于千里之外,前途也完了。李平山到了现在也不想放弃那前途!
你可以说李平山财迷心窍,官迷心窍,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赵先生,李平山给您赔罪来了。望赵先生看在李某人这些日子里对您毕恭毕敬的份儿上,给在下指点一条明路。”李平山对秦军特使的礼物只是一张纸,一张华夏银行一百万华元的存单。
“哈哈,李大人说的哪里话。小弟这里有一封信,是张将军写给您的亲笔信,这请李大人过目。”
一百万华元是有成果的。那特使微微一笑,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
“看完了信,李大人就明白我家将军的意思了。”
喜欢穿越1862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穿越1862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