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六月,司马昭向魏帝曹髦上疏,以诸葛诞拥兵叛乱、辜负朝廷为由,请求曹髦批准即刻调动大军兵发淮南。
曹髦根本就不能公开表示自己实际上是站在诸葛诞一边的立场,所以只能同意:
“此次有劳爱卿统兵南下了,朕在洛阳等待着你的凯旋之师。”
同样的话先前他也曾委托王经向诸葛诞传达,可无论哪一次他都不是完全真心的,曹髦内心深处真正希望的,是他们彼此之间打得两败俱伤。因为如果司马昭胜了,情势较之先前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反而会更加助长司马昭的气焰,巩固其权势。
但如果诸葛诞把司马昭给消灭了的话,那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是第二个司马昭呢?
可是还没有等曹髦在心中盘算太久,司马昭接下来的话吓得他差点没从龙塌之上摔下来。只见司马昭拱手对曹髦说道:
“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烈祖明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振奋士气,耀武扬威。陛下应暂时亲临军旅,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
听力没有问题的人都很清楚,司马昭是想要让曹髦御驾亲征。
这是在曹髦预料之外的,他脸色大变之余也不免有些慌张,但是他还是得强装镇定:
“淮南先前已有两次叛乱,令尊仲达公以及令兄子元公都曾经为朝廷出兵平叛,并且成功凯旋归来,如今爱卿继承了父兄的遗志,定能够再度为朕安定淮南、消除叛乱,朕不过是一个还未及冠的孩子罢了,恐怕于两军阵前并不能为爱卿做什么,还是...”
“陛下...”
还没有等曹髦把话说完,司马昭就出声打断了他:
“微臣方才已经说过,诸葛诞举兵近二十万,微臣此次虽然可以调动三郡之兵约五十万军力,在兵力上有优势,可是自古以来两军交战都有一条不变的定理,那就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两军都是我大魏的将士,微臣不想因为一人的反叛而有损我大魏的军力,陛下御驾亲征必能鼓舞我讨逆大军的士气,又能使追随诸葛诞的将士们军心瓦解。同时也能够通过此次御驾亲征树立陛下的威信,故此...微臣恳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在场除去王经、王沈以及王业之外的所有臣子都躬身对司马昭的话予以附和:
“臣等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御驾亲征!”
或许是迫于在场形势的压力,王沈和王业也缓缓拱手一齐高呼,唯独王经满脸怒色,对百官们屈服于司马昭淫威的举动嗤之以鼻。站在原地的他一动也不动,显得相对比较扎眼。
在这种情况之下曹髦根本没有半点退路,他想不去都不行,只能以默认的方式认可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的事实...
不过就在曹髦以为一切至少到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之际,司马昭的话却再度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了:
“微臣还有一请,还望陛下恩准...”
曹髦微微皱起眉头,藏在袖袋之中的拳头攥得很紧,这和他心平气和的语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爱卿还有何事,但讲无妨。”
司马昭抬头说道:
“臣恳请太后娘娘与陛下一道,共同率领讨逆大军平定诸葛诞之乱...”
一听到司马昭不仅仅是要自己御驾亲征,就连郭太后也要一起当他的陪衬,他气得当即站起身想要质问司马昭,可是当他看到王沈以摇头向自己传达不要轻举妄动的意思之后,他只好粗声收住了自己的情绪。
这一次曹髦并没有顺司马昭的意思:
“大将军,此事关系太后,朕一个人可是做不主的,还是让朕先和母后商议一下,征求了她老人家的意见之后再行定夺,您看可好?”
本想拖一拖的曹髦,却不曾想到司马昭根本不给他时间来拖延时间:
“太后娘娘乃是先帝最为宠爱之人,微臣心想她一定会以先帝所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为重,不辞劳苦跟随微臣走这一遭的。微臣就在这里恭听太后娘娘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