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异被孙綝所杀,吴军全面从镬里撤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丘头大营。
看到这份消息的司马昭轻轻将战报丢到了面前的案头之上:
“朱异没有能解寿春之围,虽然有他指挥上的失策但罪不至死,可是到头来却死在了吴国人自己的手上。孙綝是想要借此来向诸葛诞传达一个空洞的信号,自己已经处死了怯战的朱异,吴国绝不会抛弃他不管,让他可以继续消耗我们。这个家伙不会打仗,阴谋算计这些事情倒是在行得很...”
此时陈泰对司马昭说道:
“大将军,根据先前我们所得到的情报,困守于寿春城内的诸葛诞早就作好了叛乱的准备,所以他手中粮草如果有计划的进行节约分配,至少可以支应半年,而我们如果就这样和他耗下去的话实非良策,毕竟西边还有一个蜀国在虎视眈眈。而且半年之内随时可能会再度发生变数,我们谁也没有把握吴军不会再卷土重来...”
陈泰顾虑的还不止是这一点:
“况且陛下和太后久出洛阳驾幸项县,需要尽快让陛下回京坐镇才行。”
司马昭明白陈泰的意思,他笑着对陈泰说道:
“兄长,我知道你忠君爱国,一心一意为陛下着想,不过诸葛诞已经铁了心要和我们做困兽之斗,这个时候我们强攻的话伤亡实在是太大了。我记得父亲小的时候就和我说过一句话:战争就是杀人。不过杀人却不是我们打这场仗的目的,我所希望看到的是生平打的下一次战争都是最后一次,从此天下一统,国泰民安,百姓再也不会因为战争而痛苦。你也是精通兵道之人,应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吧?”
司马昭的这番话令陈泰没有办法反驳:
“大将军说的是...”
随即司马昭拍了拍陈泰的右上臂笑道:
“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战事持续太久确实存在很多变数,我也该采取一些行动了...”
之后,本来突围失败因而军心低落的文钦和诸葛诞,突然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消息,那就是孙綝在斩杀了朱异之后又再度派遣援兵赶来,同时因为战事持续时间较长出乎了司马昭的预料,魏军营中存粮被大幅度消耗,所以司马昭不得已抽调军中老弱病残的将士,将他们调至淮南以减少营中消耗。
眼睁睁看着外围的魏军人数在不断减少,文钦十分高兴,但令他没有高兴多久的是,司马昭采纳了钟会的计策,以流言的方式向叛军营中大肆散播寿春粮食已经不足的传闻,给百姓和将士造成很快就会饿死的假象。
诸葛诞被司马昭的障眼法所欺骗,于是打开寿春城内的粮库,不按原本计划进行节约性放粮,他的这个举动虽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流言的散播,但是却也同时打乱了他对粮食的分配计划。
他听信了文钦对于援兵会再度到来的承诺,决定坚守城中等待。
而这正是司马昭想要看到的。
但是陈泰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留守汉中的姜维也得到了司马昭正率领二十余万兵马和诸葛诞对峙的消息,就连魏帝曹髦和郭太后也御驾亲征了。
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却并没有轻举妄动,毕竟先前北伐失败以至于自己被夺走大将军职位的影响还存在,他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向刘禅开口领兵再度伐魏之事。
可是不久便有秘密书信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看到书信顿感震惊:
因为捆扎简牍的方式和诸葛绫平日里与自己联络所用的打结方式简直一模一样,他立刻将书信拆开,结果发现里面是诸葛绫写给自己的亲笔书信。
信中虽然提到诸葛绫本人现在非常安全,让姜维不要担心之外,更多的是对局势上的分析和建议,她认为司马昭已经将关中的半数兵马抽调至寿春前线,如今雍州防卫相对来说较为空虚,姜维可以趁司马昭的精力都投放于淮南叛乱之际,领兵再度北伐。
当然,诸葛绫也能够体谅如今姜维的难处,所以对于如何才能领兵北出汉中之事她也为姜维思虑周全。
看到诸葛绫如今平安无事,姜维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不过诸葛绫的信中并未提及自己现在的详细处境,所以姜维还是有些不放心。
为了北伐大业,此刻的姜维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顾虑其他,只能按照诸葛绫为自己所规划的方式,秘密联络身处成都的陈祗。
此时的陈祗已经旧病缠身,连日常的上朝都没有办法持续了,刘禅对他非常宠信,特地恩准他留在府中养病,同时还赐予他很多的医药,并亲自垂询陈祗的病情恢复情况,然而陈祗的病已经非常重,刘禅派去的太医所给予的回复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命不久矣。
对此刘禅自然是深感悲伤,但是黄皓却是大喜过望,在他看来如今唯一在刘禅面前能够压制他的人就只有陈祗,如果陈祗一旦不在了,那么自己头顶上的这座巨山也就崩碎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和自己抗衡,就连姜维也不例外。
不久,姜维就将自己秘密写给陈祗的信快马送到了陈祗的府上。
陈祗躺在病榻上看完了姜维的密信,他当即掀开了盖在自己身上的被褥,对着卧房之外用尽力气的喊道:
“来人!”
不一会儿,家丁便推门走了进来:
“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吗?”
刚刚那一声呼唤几乎已经用尽了陈祗全部的力气,以至于此时的他显得有些气喘吁吁,不过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询问家丁道:
“是不是该到上朝的时间了?”
家丁也看了看屋外的天色,随即答道:
“正是,再过一个时辰便是朝会了。”
一听到家丁这么说,陈祗立刻撑起了自己的身体想要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