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平息了蜀国、吴国以及诸葛诞的同时进犯之后,魏国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可是司马昭是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他很清楚姜维想要北伐的意志是绝不会动摇和改变的,所以西方的隐患始终存在。
在大将军府召开的军议之上,司马昭向参加军议的人谈到了这件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时刚大婚没几日的司马炎,在第一次参加军议的时候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依下臣之见,蜀国的姜维在连续十次北伐失利之后,必定会在国中遭到巨大的反对力量,这会迫使他不得不暂时搁置北伐的战略计划,而转为防御状态;至于吴国方面就更加不用担心了,这些年来吴国基本都是受困于内部的勾心斗角,而将帅乏人的他们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挑得出像周瑜、陆逊那般的人物,所以不必担心这两国两年之内会领兵来犯。”
同时,司马炎也针对吴国内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孙綝率军返回吴国之后,因为无端诛杀朱异和领兵北进徒劳无获却损耗巨大,引起了吴帝孙亮的不满,虽然在和孙綝的争斗之中落败被废,可新继位的孙休也只是和孙綝面和心不和罢了,两者之间必定会为了争权夺势而勾心斗角,这样一来对我们东南一带的防线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整饬淮南一带的战争创伤,尽快恢复军力。”
听了司马炎的话后,在场的许多人都对他的见解颇为赞赏,贾充微微凑到了裴秀的耳边小声说道:
“真可谓是虎父无犬子啊...”
对于司马炎的言论,司马昭基本表示赞同。
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也验证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率军回到国内之后,徒劳无功的姜维遭到了很多保守势力的政治围攻,这时的陈祗已经去世,朝中能够为他说话的人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姜维的处境颇为被动。
但是刘禅却清醒的认识到姜维是不可以被轻易拿下的,所以他并没有责备姜维,而是赞扬了他引得邓艾疲于奔命来驰援司马望的虎威,再加上姜维此次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伤,所以刘禅重新给予他大将军的职位。
这时的姜维意识到自己短时间内已经不再适合提北伐的论调了,而且蜀国的国力的确是大不如从前,于是他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开始提出“敛兵聚谷”的策略,积极筹备汉中一带的防御力量,转攻为守。
与此同时,吴国方面的孙休担心孙綝尾大不掉,害怕自己有一天回落的和孙亮一样的下场,更何况连全公主孙鲁班也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整日自危的孙休开始秘密谋划诛灭孙綝。
为了尽可能使计划的成功可能性更大,孙休吸取了孙亮贸然行动,以至于行事不密走漏风声的失败经验,他这一次加大了保密程度,只和左将军张布以及老将丁奉二人密谋。
在密谋的过程之中,丁奉力荐征北将军陆抗参与其中,他对陆抗的忠心和能力有着绝对的保证。因此孙休采纳了丁奉的意见,派遣丁奉去和陆抗商议这件事。
陆抗一听到丁奉来找自己的目的之后,他冷静的分析了局势,然后对丁奉提出了建议:
“如今孙綝一家掌握着建业城内所有的军事力量,再加上有了会稽王的前车之鉴,恐怕陛下越是忌惮防范孙綝,孙綝就愈发会对陛下保持戒心,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成事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像之前拒收孙綝贡品之事决不可再有。”
同时陆抗也察觉到了孙綝已经心生反意,所以必须要做好尽快动手的准备:
“眼下的情势不容乐观,孙綝占据着权势而架空了陛下,若是双方真的开始动手,必然会对陛下不利,所以让陛下先行对孙綝示弱服软,让他稍稍放下戒心,然后再尽快找准机会突然下手,打孙綝一个措手不及。”
丁奉又问:
“那这个机会是什么时候呢?”
陆抗沉思了片刻之后,对丁奉说道:
“就在腊祭...”
之后按照陆抗的建议,孙休先是在朝堂之上公开宣布年末的腊祭由孙綝主持,以往吴国的腊祭一律都是由君主所主持,如今孙休将主持的位置让给了孙綝,这给了孙綝极大的颜面,而孙綝也误认为孙休是怕了自己,不敢与自己作对,从而放松了对孙休的警惕。
而孙休则和张布以及丁奉秘密部署诛杀孙綝的计划。
孙綝在军事上的能力的确不高,但是在内部搞政治斗争的水平还是名列前茅的,他很快就察觉到孙休的态度转变有些奇怪,所以他担心孙休可能是背地里想要谋划些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
到了腊祭这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孙綝突然间以偶感不适为由推辞了此次腊祭的主持。
这一突然变故打乱了张布和丁奉的部署,孙休更是急得万分紧张。
可就在这个时候,永宁侯府(孙綝府邸)的大门之外却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陆抗,声称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要求见孙綝。
见陆抗如此紧急的架势,孙綝便让他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