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姜维的计划之后,诸葛绫认为其中存在的风险极大,所以她不建议姜维这么做:
“就算是你能够骗得过钟会,可是司马昭又是何等人物?他表面上放任邓艾和钟会在蜀中的专断之权,但是真正掌控局势的人始终是他,以钟会的能力决然斗不过司马昭,更何况如今的蜀国已经如同一盘散沙,不是伯约你一个人就可以扭转乾坤的...”
尽管诸葛绫和廖化苦口婆心的劝说,但是姜维的意志却丝毫没有动摇:
“我在丞相这里找到了我毕生的归宿,现在局势到了这种地步,我已经没有选择采取手段方式的余地了,哪怕是有一丝希望我都不能放弃,否则愧对丞相生前对我的教诲!”
诸葛绫抓着姜维的胳臂,也仍旧不放弃劝说:
“伯约,你听我说,纵使父亲在世也决然不会希望你做这种傻事的,何必枉送性命呢?”
劝说依旧无效,姜维眼神无比坚定的凝视着诸葛绫的双眼:
“人总有一死,现在我可以投降或者归隐,然后找个无人的地方终其一生,可是这种死法对我姜维来说是丝毫没有价值的,我要利用这最后的机会来完成复国大业!哪怕最终失败身死,我也决然无憾!”
说罢,姜维便将诸葛绫握着自己胳臂的手拉了下来,然后走出了帐外。
看着姜维走出营帐的背影,廖化不免叹息道:
“再也没有人能够劝说他了...”
而面对无力回天的情形,诸葛绫的表情显得更加忧郁了,她开始为当年欺骗姜维而感到后悔,但事到如今,后悔也没有用了...
姜维派出的使者很快到达了涪城,钟会听闻姜维要投降的消息深感震惊,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狂喜,因为对他来说姜维在蜀中的威望,尤其是在军中的威望是无人可比的,更何况他麾下还有数万蜀中最为精锐的军队,一旦投靠了自己,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和邓艾之间的差距,更有利于他抢夺蜀汉的主导权。
站在一旁的杜预则表示出对姜维投降的疑虑:
“大都督,姜维素来视我大魏为死敌,为此不惜数年攻我雍州边境,此时他归降恐怕另有居心,不可不防。”
司马炎也对姜维感到很不放心:
“不错,姜维受诸葛亮影响极深,又对蜀汉忠心不二,不会真心归服与我们,决然不会真心归降。”
先前杜预和司马炎力保张华,使得钟会感到颜面尽失,在那之后钟会便对他们二人疏远提防,现在他们公然反对自己想要接纳姜维,更是让钟会对他们心生不满,他将姜维的降表搁在了案面上,然后对杜预和司马炎说道:
“两位未免太过多虑了,如今蜀汉已经投降我大魏,姜维就算是有心想要对抗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无奈向我投降也是人之常情,两位不让我接受他的投降,难道还要继续派兵攻打,折损我军中将士吗?”
面对钟会的这番话,杜预和司马炎也没有了反驳的理由,毕竟他们所说的只是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便闭口不再言。
之后,钟会命令部将胡烈代替自己接受姜维的虎符和军队,同时派人请姜维至涪城与自己会面。
而在钟会派出的使者到达姜维军中之前,诸葛绫就已经悄悄留下了一帛书信于姜维,说自己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再谋大业,所以选择遁世归隐,让姜维自行保重。
看完了诸葛绫的书信之后,姜维虽然感到十分忧伤,但是他一想到自己心中酝酿的计划,就把眼角的泪水擦干,决定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交出了军队之后,姜维本打算带着廖化、张翼以及董厥等人一起前往涪城去见钟会,可是廖化却以自己身体老迈不宜远行为由,辞去了所有的军职留在了原地,对此姜维尊重了他的意愿。
为了表示对姜维的重视,在姜维等人到达涪城大门之前,钟会就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两人一见面,姜维就率先拱手向钟会行礼:
“降将姜维,拜见大都督...”
钟会虽然在场面上给了姜维很大的面子,但是面对昔日曾经挡住自己,以至于让自己未能抢在邓艾面前攻下成都的棘手敌人,钟会还是不免要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他上前一面将姜维扶起来一面问道:
“我早就向你发出了劝降书,不惜以王爵之位相赠,可伯约何故来迟呢?”
姜维十分严肃的回答说:
“作为一个蜀国将领,姜维来得还算太早了...”
听姜维这么说,钟会看到了一个虽然投降却不失气节的英雄,他发现姜维的确是一个令人值得尊敬的对手,于是便亲自挽着姜维的胳膊朝城门内走去:
“来,请...”
在和钟会结伴入城的过程中,姜维看到左右的官员之中,有两个人看自己的目光始终充满着警惕性,这两个人就是司马炎和杜预。
通过和姜维的几番交谈,钟会深深为他的精明强干而感到折服,而这也加深了他在和邓艾对抗夺权方面的信心。
为了营造自己在蜀中的良好形象,钟会也下令禁止士兵烧杀掳掠,礼贤下士、安抚当地官吏,同时也也积极结交原本蜀国名门之后,诸如蒋斌等人。
同时,他也将姜维投降的消息写成捷报传书洛阳报功。
看到姜维投降的捷报之后,司马昭终于做出了对邓艾和钟会的封赏宣告...
公元263年(魏景元四年)十二月,司马昭正式上表魏帝曹奂,褒奖邓艾和钟会的战功,而后曹奂以司马昭的意志下达诏书:
其一,册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两万户,就连他留在洛阳的两个儿子,也都封为亭候,封邑千户;
其二,钟会被册封为司徒,封县候,增加封邑一万户,其与司马静所生两子封为亭候。
其中,诏书之上也格外强调了朝廷对邓艾功绩的赞赏,原文大意是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王的人引颈自杀,通缉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间就给平定了。打仗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很快结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奋力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捉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他们都还比不上邓艾。唯一能与邓艾相提并论的,只有战国四将之一的白起。
这不是一般的褒奖,全文之中除了对钟会的册封官职的文字之外,没有对他有只言片语的赞赏。
诏书发出的同时,在晋公府内的羊祜则对诏书发出后的影响表示担心:
“钟会一直心高气傲,这封诏书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恐怕他会...”
坐在塌上的司马昭则表现得很平淡:
“钟会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他一直视你们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尤其是邓艾更是他的眼中钉,如今诏书之中尽是对邓艾的褒奖之词,我倒要看看,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话音刚落,门外的家老急急忙忙跑了过来,隔着书房门对司马昭禀报说:
“禀晋公,定陵侯府传来急报,说钟老大人快不行了...”
一听钟毓病重,司马昭当即起身,在羊祜的陪同之下连夜赶赴定陵侯府。
等到他们赶到钟毓的病榻前时,老迈的钟毓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他看到司马昭后想要起身向其行礼,但是司马昭却扶住了他的双肩让他躺下:
“稚叔先生无需多礼,快快躺下...”
气若游丝的钟毓此时说话的音调已经十分飘忽,他握着司马昭的手说道:
“老夫吊着最口一口气,就是想要等晋公来,有一件要紧之事恳求。”
司马昭也将手放在了钟毓的手背之上宽慰道:
“先生辅助我父兄两代,劳苦功高,有事但讲无妨。”
钟毓叹了口气:
“说来惭愧,我那个弟弟钟会他虽然才智过人,但却喜欢玩弄权术,我试着劝阻他很多年都徒劳无功,如今他攻取汉中、收降姜维,其野心不断膨胀,对权力的渴望却会害了他自己乃至于整个钟氏满门,恐怕会掀起一些风波,还请大将军到时...”
“稚叔先生...”
还未等钟毓说完,司马昭就轻声打断了他:
“您要说什么我都知道,请放心,就算是钟会将来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也只会追究他一个人的罪责罢了,绝不累及钟氏门人。”
得到了司马昭这样的保证,钟毓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从司马昭的反应来看,钟毓也隐约看穿了他内心所想:
“晋公早就有所预见,如今从容如斯,怕是早就已经做好了通盘的考虑了吧?”
对此司马昭笑而不语...
翌日,钟毓因病去世,而他的丧报也和朝廷的诏书一同发往涪城。
相较于钟毓的死讯,更加令钟会在意的是这份诏书。
喜欢大·司马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司马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