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戰國時代本來就是個禮樂崩壞重利輕義的年代,大家都很實際啦,如果吳傑證明不了自己的用處,說不定等到公叔氏和龐氏發難的時候,魏申就要拋棄掉吳傑了。
只有越有價值的臣子,主君這邊纔會越發不惜代價的去保護,古往今來都是這個樣子的,畢竟太陽底下無新事嘛。
想要當個紈絝的夢想,目前來說在幹掉公叔氏和龐氏之前,暫時來說也只能夠往後推推了。
說回騎兵。
騎兵這個東西可是號稱冷兵器時代之王,能夠在魏國之中及早的建立起來的話,自然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雖然說現在這個時候戰車纔是真正的主流,車兵和步兵混合作戰的方式也在逐步的推進之中,但吳傑的心裡也是很清楚,騎兵和步兵混合作戰、甚至騎兵單獨作戰纔是整個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最高形態。
從歷史上來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摩托車這些機械化的東西出現之後,騎兵才終於完全的退出歷史舞臺,其旺盛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火藥雖然已經搗鼓出來了,但現在還是最低級形態的黑火藥,其實對於騎兵這邊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還能夠成爲魏國騎兵的助力。
所以騎兵是必須要搞的,而且搞得越快越好。
當然吳傑自己的心裡也是有點數的,雖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吧,可一下子把騎兵這個邊緣兵種擡出來說要大力發展,那魏申這邊應該是接受不了的。
那麼就先搞點小規模的東西吧,幾百騎兵的樣子,正好吳傑這邊本身來說也沒有實際去發展一支騎兵的經驗,拿來練練手也是不錯的。
吳傑這一番話說出來,衆人不免就有些面面相覷。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以魏國先進的國土和疆域來說,重點主要還是在晉西南、也就是河東這邊,中原大梁那邊的遷都動議雖然也在進行之中,但畢竟一日不做決定,那麼魏國的戰略重心就一日不會移動到中原去。
以河東這邊的地形來說,四面分別是被呂梁山、太行山和黃河包圍住了,屬於那種比較不適合騎兵發揮的地方,因此衆人一聽到騎兵這東西,就下意識的覺得……不太靠譜。
說起來魏國在上郡那邊也已經和遊牧民族有了一些接觸,但現在的遊牧民族畢竟還不是後世讓中原王朝聞風喪膽的匈奴突厥這種,而是什麼義渠林胡樓煩這樣的說強不強說弱不弱的傢伙,因此大家也就長城一修,防禦了事。
攘外必先安內嘛,先把自家的華夏族諸侯國兄弟一個個乾死,再去考慮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好了,這個倒是戰國時代諸雄的共識。
也就是後來一個叫做趙雍的傢伙實在是沒有地方擴張了,無可奈何這才跑去搞了個胡服騎射,幹翻了林胡樓煩順便弄死了中山,把趙國的西北部分和中原部分聯通起來,那個就是後話了。
一般來說,遊牧民族大多也見識了中原諸侯的強大,不到要餓死的時候也不敢輕易南下,因此雙方雖然說是小有摩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和平的。
既然見識不到騎兵的厲害之處,想要讓這些傢伙去支持發展騎兵,難度可想而知了。
一陣難堪的沉默之後,魏申咳嗽一聲主動打破了僵局,道:“吳司馬這個想法很是新穎,我們可以從長計議,不過三五百騎兵似乎略多了一些,這樣吧,就先組建個兩百人,具體再看看效果吧。”
太子既然都主動的出面打圓場了,衆人自然也就再無異議,加上各自都還有工作在身,於是很快也就紛紛散去。
倒是吳傑被魏申單獨的留了下來,這太子倒也直接,等到兩人獨處的時候開門見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吳傑,我對你的師門頗有興趣,你可否詳細爲我介紹一番?”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