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zhanguodiyiwanku-ximengfu&bookmark=217"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關中是個好地方。
在華夏漫長的五千年曆史之中有許多個朝代,其中以漢人爲主體建立的朝代主要有五個,分別是秦、漢、唐、宋、明。
宋朝和明朝在這裡面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宋朝被稱爲大慫,無論是前期面對遼和西下,還是後期面對金和蒙古,宋朝的表現都讓人失望,歲幣、澶淵之盟、靖康之恥……一個個讓人喘不過氣的恥辱!
明朝則被戲稱爲大萌,雖然雄才偉略的朱元璋成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造反奪位的明成祖朱棣也曾經數進大漠追亡逐北,但自從土木堡一戰之後,大明在其後的將近兩百年時間裡大部分都只能夠被動挨打,直至後金入主中原。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和更多時間裡帶着屈辱色彩的宋朝和明朝相比,秦、漢、唐無疑便強大了許多。
秦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赫赫威名永垂史冊,橫掃六合八荒的威風直至兩千年後尚且被人傳誦。
漢朝,雖然經歷了前期被匈奴壓制的時光,但是自從漢武帝橫空出世之後,一代代漢朝明君前赴後繼,成功的打垮了盛極一時的匈奴帝國。
無論是西漢的衛青霍去病還是東漢的竇憲,都是讓匈奴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些名將帶來的是漢朝武功的巔峰,也是漢族之所以名爲漢族的最根本意義所在!
漢以強亡,雖有爭議,但並非空談!
唐朝,漢族人所建立的最強大的國家,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享譽天下,天可汗之威名遍傳四海,大唐雄師所向披靡,無人可當!
就是在這三個承載着漢人榮光的朝代,它們的首都無一例外都定在了關中,定在了吳傑馬蹄下的這片青青大地之上!
已經是八月份了,吳傑帶着自己的兩百名胡騎離開了安邑差不多有十天的時間了。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穿過了大半個河東,越過了黃河,終於踏上了這片充滿了傳說和歷史的土地。
秋天的關中落葉片片,馬蹄踏過時帶來的勁風把這些落葉捲起,凌亂的在煙塵之中飛舞着。
吳傑騎在馬上,整個人風塵僕僕,一邊策馬向前,一邊朝着身邊的張洪高聲道:“張叔,這裡距離陰晉城還有多遠?”
張洪微微的眯着眼睛注視着前方,突然伸手一指面前的地平線:“少爺快看,那就是陰晉城!”
吳傑擡頭一看,果然發現一座雄城出現在了自己視線的盡頭。
陰晉城——到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吳傑哈哈一笑,策馬向前:“弟兄們,我們到地方了!”
陰晉城的位置其實是相當特殊的,這座城池的北邊是渭水,南邊則是蒼茫的秦嶺,陰晉城就位於這兩道天險的最中央,沉默的阻擋着秦國人東出的去路。
當吳傑等人來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了,原本以爲自己會很順利的進城然後完成一干事務,卻沒有想到在城門口就遇到了麻煩。
“你們是什麼人?”對於吳傑等人的到來,城池上的魏國士兵顯得頗爲警惕,不但沒有任何歡迎的態度,反而齊刷刷的露出了一長排弓箭手在城上虎視眈眈。
張洪一馬當先奔到城下,對着城上喊道:“那邊的乃是我家少爺吳傑,剛剛被君候任命爲西河郡尉,今日前來赴任,你等快快開門,不要誤事!”
城門依舊緊閉,紋絲不動。
張洪又喊了幾次,城上纔有人帶着不耐煩的語氣道:“知道了,已經稟報城守了,你等先等候片刻!”
吳傑身邊的陳林眉頭一皺,同樣也撥馬上前,喊道:“我們這裡有令牌,你們可以先驗過令牌真僞,然後再開門。”
但讓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的語氣聽起來反而更加的不耐煩了:“說讓你等着便讓你等着,一會郡守來了自有分曉!”
張洪的臉都氣紅了,如果不是被陳林拉了回來,恐怕這位暴脾氣的家臣當場就要拿出弓箭來,給那個膽敢鄙視自己的傢伙一個難忘的教訓。
陳林拉着張洪回來之後,便對着吳傑說道:“少爺,這裡面好像有些情況。”
吳傑微微的點了點頭,道:“你也看出來了?”
張洪顯然有些愣神,忍不住道:“什麼情況?難道是秦國人打過來了不成?”說完這句話之後似乎是覺得有些好笑,於是張洪便自己哈哈的笑了幾聲。
然而吳傑並沒有笑,陳林也沒有笑。
張洪這下是真的愣住了:“難道說秦國人真的打過來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吳傑沉聲道:“秦國人打不打過來我不知道,但是你注意看那些城頭上的弓箭手們,他們可是有着不少人受傷的。”
張洪一驚,轉頭看向了城頭,果然隱約看到一些城頭上的魏軍士兵們帶着明顯傷勢。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頗爲沉穩的聲音在城頭上響起了:“吳傑吳郡尉何在?”
伴隨着這陣話語,和吳傑在澮水之戰時打過一陣子交道的巴寧出現在了城頭之上。
吳傑看着巴寧,朝着城頭上拱了拱手,道:“巴郡守,我奉命前來出任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