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zhanguodiyiwanku-ximengfu&bookmark=299"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很多時候,和最終的失敗者相比,取得勝利的人們很有可能僅僅是多堅持了那麼一會。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話並不是一句空談。
這是一場讓攻守雙方都打得傾盡全力、筋疲力盡的大戰。
三個月,一百天的戰爭,在這個時代也稱得上是曠日持久了。
畢竟就算是後世長平大戰那種號稱是有百萬人蔘戰的規模,整個大決戰的階段也是在短短一年內就結束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這場少樑保衛戰最終以秦軍的主動退兵而告終。
嬴渠樑的退兵命令沒有遭到什麼太過強烈的反對,甚至就連復仇意志最爲堅定的秦國右庶長贏虔也沒有任何的質疑。
在匯合了從更前線退下來的商鞅所部之後,整支秦國大軍就這麼浩浩蕩蕩的退兵了,沒有絲毫的猶豫和停留。
反倒是孫臏顯得有些疑惑:“秦國人怎麼不繼續攻城了?”
吳傑想了想,給出了一個不算答案的答案:“鬼知道呢,或許是我們的援軍終於到了吧。”
援軍還真的就到了。
就在秦軍撤圍的第三天,魏國太子魏申、河東郡郡守巴寧率領着將近五萬的魏國軍隊浩浩蕩蕩的趕到了少樑城。
直到這個時候,吳傑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魏申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解答了吳傑和孫臏的困惑。
“義渠人南下了!”
和後世大一統朝代時候唯我獨尊天老大朕老二的領導者們不同,在戰國時代想要成爲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外交能力是最爲基本的一項基礎。
作爲當今霸主國的太子,魏申顯然在這項能力上是相當合格的,否則的話也不會第一時間就命上郡方面聯絡義渠王,讓那位野心勃勃的義渠王在得知秦國大軍傾巢而出之後立刻選擇了南下攻擊秦國關中腹地。
一個“圍秦救魏”的計劃,事實證明這個計劃相當的成功。
關中和西河郡,只要不是傻瓜,任何一名秦國國君都會做出和嬴渠樑同樣的選擇。
魏申重重的誇獎了一番吳傑:“吳司馬,你果然不愧是本太子心目中的肱骨之臣,這一次你守住了少樑城,沒有讓本太子和君候失望!”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對此,吳傑只能夠低調以對:“太子說笑了,應該的,應該的。”
吳傑的事情還很多。
秦軍佔領了除了少樑城之外的幾乎整個西河郡,並且對西河郡大加劫掠,擄走了大量的人口、物資和財富。
在春秋時代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當時的軍隊甚至連敵國的麥子都不會去收割。
數百年之後,戰國時代的將領們已經能夠將這種戰術稱呼爲“就食於敵”,並且絲毫不會有任何臉紅的將這種近似於三光政策的戰術貫徹到底。
於是吳傑在一番統計時候,有些心痛的發現了一個事實:“妹的,這意思就是鄭縣那麼多的人口,本郡守就白搶了?”
鄭縣搶來的人口,又被秦國人給搶回去了……
對此,魏申倒是相當的知情識趣:“你放心吧,中原那邊有不少刑徒贅婿,原本是修建大梁王宮的,現在王宮也基本修建完了,我這就上書君候,讓他弄幾萬人過來給你。”
吳傑有種想要翻白眼的衝動。
刑徒贅婿、鬼薪城旦……就不能給點正常人來嗎?
不過西河郡畢竟是邊疆之地,也確實只能夠如此了。
魏申還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