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zhanguodiyiwanku-ximengfu&bookmark=517"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法?”聽到吳傑的這句話之後,鄒忌的臉色突然變的嚴肅了起來。
他下意識的停止了身子,緩緩說道:“法者,國之準則也。立法而牧民,是爲法。先王之治國也,不淫意於法之外,不爲惠於法之內也。動無非法者,所以禁過而外私也。”
鄒忌這段話的意思很好理解,說的就是治國不能靠個人,必須要以法律爲尺度,不拿感情行事,不以個人好惡做事。
吳傑微笑點頭,道:“不錯,聽起來很有道理。那麼我再問你,若是以法律爲準繩而行事,那麼……君王,是否要遵從法律呢?”
鄒忌不假思索的說道:“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所謂生法,指的就是制定法律的人是國君,而負責遵守法律的人是臣子。
吳傑再次點頭,道:“明白了,你是管仲的門徒。”
作爲最終笑傲了整個戰國時代的思想流派,人們大部分人都只知道秦國法家,也就是商鞅一脈。
但法家,並非只有商鞅而已。
早在春秋時期,名相管仲的治國理念之中就透露出了濃濃的法家思想色彩,以管仲的理念爲藍本,誕生了齊國法家一脈。如今在稷下學宮之中的法家絕大部分出自這一脈,也便是所謂的“管仲學派”。
戰國初期,法家大能李悝在魏國變法,魏國由此而強盛至今,法家由此風靡天下。
秦國左庶長衛鞅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了“法”,認爲一切都應該靠法令來解決,秦法由此變得極爲細緻而嚴謹,可以說是規定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都有法可依。
在李悝的基礎上,如今的韓國相邦申不害提出了“術”,也就是用術來行法,以君主之權術而治國。
齊國稷下學宮的慎到提出了“勢”,也就是法要有勢,以勢而行法。
法、術、勢三家,是法家的三大流派。
在戰國後期,有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將這三家融爲一體,更進一步的提出了君主集權,中央集權的法家思想,由此將法家思想推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個人叫做韓非。
秦始皇,便是採用了韓非“集法家之大成”的思想,最終成功橫掃六合,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鄒忌的理念屬於管仲學派,也就是偏靠近於慎到的“勢”。
鄒忌沉聲道:“逍遙侯既然問法,那麼想必對於法也有自己的瞭解,鄒忌不才,願洗耳恭聽。”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鄒忌,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人。或者說,法家的人,都是非常實際的。
無論是“法”“術”“勢”中的任何一個流派,他們都是出自於法家,都是願意制定規矩,遵守規矩的人。
這樣的人,會更希望從規矩之中獲得實際的好處。
吳傑笑道:“我對法這個東西,其實沒有什麼瞭解。但是,有一些想法,我還是可以和你說說的。首先,你們法家的思想有一個很大的弊病,你知道嗎?”
鄒忌臉色微微一變,道:“逍遙侯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