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zhanguodiyiwanku-ximengfu&bookmark=560"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臨淄,宮城。
淳于髡坐了下來,目光掃過吳傑,心中暗歎。
隨着時間的過去,吳傑在齊國之中的權勢日重,到了現在,不要說是淳于髡自己,即便是齊國五大官聯合起來,恐怕都難以抗衡了。
這多少也讓淳于髡心中有些不解:“君候,難道就不怕吳傑功高震主麼?”
此刻顯然並非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因爲田因齊已經開口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大司行,你來介紹一下情況吧。”
淳于髡站了起來,在這個時代,由於大司行所管理的外交方面涉及到了各國之間的合縱連橫,關係重大,所以淳于髡的存在感還是很足的。
淳于髡沉聲道:“去歲秋天,秦國對魏國開戰,佔領了魏國五座城邑。由於冬天將至,而且逍遙侯又派出大軍在齊魏邊境威懾,魏候並沒有調遣軍隊前往西部,而是派出使者前往韓國,希望得到韓國的援助。”
說到這裡,淳于髡看了吳傑一眼,然後道:“由於在去年的韓楚戰爭之中魏國並沒有支援韓國,導致韓軍被楚軍擊敗,失去了五座城邑。所以韓候氣憤之下直接拒絕了魏國的求援要求。如今春天已至,秦軍的攻勢還在繼續,魏國調兵遣將,似乎有再度西進的意圖。”
田因齊咳嗽一聲,道:“二三子,你們覺得,應該要如何才能夠進一步的削弱魏國呢?”
雖然這位齊候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吃喝玩樂,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他就對國事無動於衷了。
事實上,任何一位君王都不可能對開疆拓土這種功績無動於衷。
吳傑站了起來,道:“大王,臣這邊剛剛得到情報,魏候已經派遣使者前往趙國,想要和趙候在漳水之上會盟。”
邯鄲之戰已經過去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了,即便是遭遇了桂陵之敗,魏國也並沒有放棄邯鄲,而趙國又沒有這個實力和心氣奪回邯鄲,導致雙方陷入了一個僵持。
如今,秦齊同盟一個在西邊開戰,另外一個在東邊威懾,韓國又拒絕了魏國出兵的請求,和趙國緩和關係,看上去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決定。
田因齊想了想,道:“這麼說來,莫非魏國想要把邯鄲歸還給趙國?”
吳傑笑道:“如果沒有桂陵之敗的話,那麼魏國是肯定不會歸還邯鄲的。但如今桂陵既敗,魏國雖強,可是也不可能再多線作戰,和趙國謀和,已經是魏候必然的出路。不過臣以爲,魏國畢竟是有邯鄲作爲籌碼,所以趙國這一次依舊是免不了要大出血的。”
田因齊瞭然點頭,這個世界其實就是這麼的殘酷,勝者爲王,敗者除了割地賠款之外沒有任何的辦法。
田因齊道:“既然如此,那麼逍遙侯可有什麼主意嗎?”
吳傑道:“秦國乃是我大齊的盟友,而且兩國去年又簽訂了共同伐魏的盟約,所以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都要對秦國如今的行動進行一些支持。臣以爲可以派人去趙國之中,拉攏和收買一些趙國大臣,讓他們在趙國之中宣揚趙國和魏國之間的仇恨,對即將到來的趙魏和談產生一些阻礙。”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淳于髡沉聲道:“趙候如今心中十分渴求奪回邯鄲,去年一年光是使者就派來臨淄不下十次,如今魏候終於鬆口,恐怕趙國內部的反對聲浪再大,趙候也不會放過這個拿回邯鄲的機會。”
吳傑笑道:“無妨,我們還可以在趙齊邊境佈置一支兵馬,對趙國進行一番威脅,這樣一來的話,雖然也不會影響趙魏和談的最終結果,可是讓趙候遲疑一番,拖延幾天時間,還是可以做到的。我們能夠多爭取到幾天的時間,那麼秦國那邊就有多幾天的時間對魏國進行攻擊,這對於大齊來說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