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 >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2 / 2)

9 彭越攻略魏国土地,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九月,项羽对大司马曹咎说:“你负责把守成皋,坚决不要出战,即使汉王挑战,你也不要跟他战,只需要守住,不让他东进就行了!我十五日之内,一定解决彭越,平定魏地,再回来和你一起守成皋!”

项羽自己带兵东行,一路攻打陈留、外黄、睢阳等城,全部收复,彭越败走。

刘邦想放弃成皋以东,巩固巩县、洛阳一带防线以抗楚。郦生劝谏说:“我听说:‘知天下之天者,王事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敖仓,很多年以来就是天下转运粮食的枢纽粮仓,我听说里面存粮极多。楚军攻陷荥阳,却不坚守敖仓,而是引兵东去,只留曹咎带着一些囚徒罪犯的杂牌军守成皋,这是上天要把敖仓留给汉军啊。如今形势正好对咱们有利,大王却打算退却,自己剥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我觉得您有点过了。况且两雄不能并立,楚汉长期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农夫没法耕种,织女走下织机,天下人人心不定。大王现在正需要给天下定心!希望大王迅疾进兵,收取荥阳,占据敖仓,镇守成皋,切断太行要道,握住蜚狐口,扼守白马津。这样,向天下诸侯显示您已经掌控形势,天下英雄也就知道他们该归附谁了。”刘邦听从郦生的意见,重新谋划取敖仓之策。

【华杉讲透】

之前郦生给刘邦出了封六国之后为王的馊主意,幸而被张良制止了。刘邦破口大骂,但骂过了之后,并没有从此再不听郦食其的了,还是继续听计,这是刘邦的伟大之处。在刘邦战斗意志不坚定的关键时刻,郦食其教他为天下英雄定心,这是社稷良臣之金口玉言。

郦食其又说:“如今燕、赵已定,唯有齐国未下。田氏宗族强盛,又有大海、泰山、济水、黄河等山川之险,南边与楚国接壤,民情多变诈之人。大王就是派出几万人的军队,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征服的。我希望得到您的委任授权,去游说齐王,让他归汉而成为我东方的藩国。”刘邦说:“好!”

于是刘邦派郦生出使齐国,对齐王说:“大王知道天下将要归谁吗?”齐王说:“不知也。你说要归谁?”郦生说:“归汉!”齐王问:“先生这话有什么道理呢?”郦生说:“汉王先入咸阳,项王毁约,将汉王贬到汉中。项王又把义帝迁往江南,并派人在半途杀死义帝。汉王听说后,起蜀、汉之兵以击三秦,出函谷关以问义帝在哪儿,集结天下的兵力,立六国之后为王。城池守将投降,就以其城封他为侯;得到别人馈赠,就分赏给士卒;与天下共享利益,所以豪英贤才都乐于为他所用。而项王呢,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罪,别人的功劳他不记得,别人有错,他却一条都不会忘记;战胜者不得其赏,拔城者不得其封,不是姓项的得不到重用。全天下都反对他,贤士们都怨恨他,不愿为他所用。所以说天下将归于汉王,这是坐这儿都能推算出来的。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破北魏,出井陉,诛成安君,这些丰功伟绩,都不是人力可以办到的,而是上天赐给汉王的福气!如今汉王已占据敖仓之粮,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阻绝太行要道,封锁蜚狐口,天下诸侯,归附得晚的,就只能灭亡在先了!大王您如果能率先归附汉王,则齐国还可得保全;不然,危亡就在眼前!”

之前,齐王就听说韩信将要攻打齐国,派了华无伤、田解将重兵在历下设防,抵御汉军。这次接受了郦生的游说,就派出使臣晋见刘邦,缔结盟约,并撤销历下战备,每日与郦生纵酒作乐。

韩信大军东进,还没过平原,就听说郦食其已经说降齐国。韩信打算停止前进。辩士蒯彻对韩信说:“将军接受的命令是伐齐,汉王虽然派专使说降了齐国,但并没有令您停止攻击啊!您干吗不进攻呢?况且郦食其一个儒生,凭区区三寸不烂之舌,下齐国七十余城。将军您以数万兵马,一年多才拿下赵国五十余城。做了这么多年大将,功劳还不如一个儒生吗?”

韩信被蒯彻说动,于是引兵渡河。

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

1 冬,十月,韩信击破齐国历下军,齐国毫无防备,韩信直接就打到了临淄城。齐王认为郦生出卖他,将郦生烹杀后,带兵逃到高密,派使者向楚求救。田横逃到博阳,守相田光逃到城阳,将军田既驻军胶东。

【华杉讲透】

蒯彻用郦生下七十余城和韩信下五十余城来做功劳大小的比较,是毫无道理的,没有韩信大军虎视眈眈,郦生的三寸不烂之舌,又怎能说下齐国?

蒯彻说刘邦没有命令停止军事行动,就可以进攻,这叫自欺欺人。人欲欺人,必先自欺,欺得自己都信了,就可以欺别人。韩信上欺刘邦,中欺齐王,下欺郦食其,还欺了那么多无辜流血牺牲的士兵和遭受兵祸的百姓,这罪恶有多大!

正如郦生所说,天下人心未定,不知道天下将归谁,但是,这些个未定的人心,可不一定是在归楚还是归汉之间做摇摆,还有更多的野心家,比如蒯彻,他想做一个造王者,他选中的造王坯子,就是韩信,他想鼓动韩信与楚汉争天下,这是第一步而已。

那韩信有没有争天下的野心?准确地说,没有!如果有野心,就会有一以贯之的长期战略,而他显然没有。他也是心不定,没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就是时不时地想多要一点。这样为人臣子,是最可怕的,害主害己。

韩信不是纯臣,他的私心太重。他以没接到停止军事行动的命令为理由,撕毁了刘邦和齐王的盟约,又害死了郦食其,把已经归属于刘邦的齐国,以牺牲齐汉两方士兵的生命为代价,变成了他的“功劳”。这时候,已经埋下了他之后被杀的祸根。

经济学上有句话叫:“不确定性是经济的大敌。”这句话可以套到所有事上,郦食其说“天下人心未有所定”,也可以说,不确定性是政治的大敌。对于我们自己做人做事呢,不确定性是做人的大敌。如果你自己心不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别人觉得你这人心不定,不知道你要干什么,那都是大祸。韩信就是不确定性,所以刘邦最后只能把他杀了,盖棺论定。

2 楚军大司马曹咎守成皋,汉军数次挑战,曹咎记得项羽临行的反复叮嘱,坚壁不出。汉军派人在营外对他进行百般辱骂,数日之后,曹咎终于不胜其怒,率军出营,渡汜水攻打汉军。可楚军渡河刚渡了一半,汉军就出击,大破楚军,曹咎、司马欣在河边挥剑自刎。刘邦引兵渡河,重新占领成皋,并缴获楚国的大批金玉财宝和战略物资。之后,刘邦驻军广武,就近以敖仓粮草为食。

【华杉讲透】

曹咎此败,是兵法教科书式的失败。一是他忘了“本谋”,也就是他的初心,他接受的军事任务,是守住成皋,等项羽回来,而不是和汉军作战。二是他忘了《孙子兵法》的原则:“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曹咎就中了对方的激将法,愠而致战,结果全军覆没。三是他忘了地形原则,当两军隔河对峙,这种地形,在《孙子兵法》里叫支形。什么叫支形呢?“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谁先出动,就对谁不利,这就叫支形。比如两军之间相隔一个峡谷,谁去攻打,都要先经过峡谷,再去仰攻对方阵地,那肯定吃大亏啊。或者两军隔河对峙,谁要进攻,都得渡河,这就给了对方半渡而击的机会,所以谁都不想先进攻。“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处于支形,敌人无论怎么引诱我,我也不出击。如果要动,那我就往后撤,引诱敌人来追我,等他渡河渡一半,我杀一个回马枪,来一个标准战术——半渡可击——就把敌人消灭在河里了。

成皋之战,曹咎犯的都是最低级的错误,而且是项羽临行时反复叮嘱他不要做的,也是兵法上写得特别明确典型的。而此战的结果,给楚国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也改变了整个战局。所以他和司马欣都没脸见项羽,只能自杀了。

项羽攻下魏地十余城,听说成皋失守,即刻回师。汉军正将钟离昧包围在荥阳东,听说项羽回来,即刻解围,各自占据险要地形,严阵以待。项羽也驻军广武,与汉军对峙。对峙数月,楚军粮少,项羽很忧虑,于是做了一个大砧板,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到上面,派人告诉刘邦说:“如果不投降,我就烹了你爹!”刘邦回复:“当初我和你都北面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烹了,也分我一碗肉汤。”项羽大怒,要把刘太公杀了。项伯说:“天下大事如何,不可预料。况且夺天下的人,根本不会顾家,杀他也没意义,只会给自己招祸。”项羽听劝,便不杀了。

项羽对刘邦说:“天下汹汹数年,就是因为咱们两人相争罢了,不如咱们俩单挑,决一雌雄,不要害了天下父子兄弟的性命。”刘邦笑了,谢绝说:“我宁愿斗智,不愿斗力。”

项羽派三个壮士出阵挑战,都被汉军神射手楼烦射杀了。项羽大怒,亲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想要射他,项羽怒目圆睁,大声呵斥,楼烦心惊胆战,目不敢视,手不敢发,转身退下战壕,再也不敢出来。刘邦派人查问敌将是谁,知道是项羽后,大惊。

于是项羽和刘邦亲自见面,相约在广武涧,隔着深涧喊话。项羽又要求单挑,刘邦数落项羽的十大罪状,说:“你背负怀王的约定,把我贬逐到蜀、汉,这是罪一;矫杀卿子冠军宋义,这是罪二;受命救赵,不还师回报怀王,而是擅自裹胁诸侯兵入函谷关,这是罪三;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坟墓,私收秦国财宝,这是罪四;杀秦降王子婴,这是罪五;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这是罪六;把好地方都封给跟随自己的将领,把之前的诸侯王贬到偏远地方,这是罪七;把义帝撵出彭城,自己占为首都,夺韩王土地,又吞并魏国、楚国,都归自己,这是罪八;派人阴谋杀害义帝于江南,这是罪九;为政不能公平,主约不守信用,天下不容,大逆不道,这是罪十。我堂堂正义之师,团结各国诸侯,诛灭残贼,派刑余罪人来打你就行了,怎么还用我亲自上阵?”

项羽大怒,埋伏的弓箭手射中刘邦。刘邦被射中胸部,却弯身抱着脚说:“浑蛋射中我的脚趾!”

刘邦箭伤严重,卧床不起。张良要刘邦强撑着起来,到军中慰问劳军,以免军心动摇,被楚军乘胜攻击。刘邦劳军之后,伤势更重,于是返回成皋休养。

3 韩信平定临淄,于是东追齐王。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兵力去救齐,与齐王合军高密。有谋士对龙且说:“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挡。齐、楚士兵在本国境内作战,容易败散。不如深沟高垒,不跟他战,令齐王派使者招呼策反那些已经投降的城池。他们听说齐王还在,又有楚军来救,一定会反汉。汉军两千里来,客居齐地,齐国城池皆反,他就征不到粮草,可以不战而降也。”

龙且说:“我平生知韩信为人,没什么本事,寄食于漂母,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受辱于胯下,没有一点男人的勇气,不足畏也。况且我现在救援齐国,不战而降之,我有什么功劳呢?战而胜之,大王还可能把齐境的一半封给我!”

【华杉讲透】

宾客所言,又是《孙子兵法》标准战术,他所说的败散之地,源于《孙子兵法·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意思是,在自己国境内作战,叫散地;深入别国国境,叫重地。所以,齐楚两军在散地,汉军在重地。散地的作战原则是什么呢?孙子说“散地则无战”,就是深沟高垒,便不跟他战。散地的散,是士卒人心散,只要野战不利,就一哄而散,各自跑回家了,因为在自己国境,回家太容易了,你管不住逃兵。所以全部深沟高垒,百姓也全部进城,坚壁清野,粮草都带进城,带不进的烧掉。让侵略者找不到粮草物资。

汉军则相反,他们在重地。《孙子兵法》说“重地则掠”,他们离家远,粮草运不上来,就要到处抢掠。敌军把物资都带走或烧掉了,他就找不到吃的。敌军深沟高垒不跟他战,只派出小股骑兵破坏他的交通线,等他自己有军粮运来了,就给他抢了或烧了。他饿得时间长了,就只能退兵,他一撤退,敌军就去追击,击其惰归,可获全胜。

这个就是标准战术,楚汉对峙,刘邦就一直用这一招跟项羽耗。这边刘邦占着敖仓,以饱待饥,那边彭越的游击队天天破坏楚军的交通线和基础设施,让他粮草供应不上来。

军事原则是简单明了的,难的是始终按原则去办。龙且一句话,说出了两个他不按原则办的原因:一是轻敌,他瞧不起韩信,认为韩信“易与耳”,好对付,以前的丰功伟绩,那是因为他没碰上我;第二个原因,是私心,是贪心,他认为不战而胜,就没有他的功劳,他就不能封王,所以要打。

军事如此凶险,我们全力以赴追求的,不是必胜,而是不败。确保不败,或许能胜,这是原则。龙且不仅追求全胜,而且追求战果利益最大化,要“最优解”,这样一厢情愿,就违背了基本军事原则,后果就很严重了。

十一月,齐、楚与汉夹潍水而陈。夜里,韩信派人用一万多个口袋,装满沙子,堵塞了河水的上游,形成堰塞湖。然后引军渡河,攻打龙且。渡河渡了一半,假装败走。龙且大喜,说:“我早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于是追击。韩信派人毁去上游水坝,大水冲下来,龙且军大半不得渡河。韩信即刻回头,击杀龙且。未来得及渡河的齐军纷纷散走,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一路追到城阳,生擒了齐王田广。汉将灌婴追击俘虏齐守相田光,进军博阳。田横听说齐王死了,便自立为齐王,还师攻击灌婴,灌婴败田横于嬴下。田横逃往大梁,投奔彭越。灌婴攻击齐将田吸于千乘,曹参击田既于胶东,皆杀之,于是平定齐国全境。

4 刘邦立张耳为赵王。

5 刘邦箭伤痊愈,返回关中,抵达栎阳,在栎阳街市将已经死掉的塞王司马欣枭首示众。刘邦在栎阳停留四天,又重返前线,驻军广武。

6 韩信派人对刘邦说:“齐国是伪诈多变的反复之国,南边又有楚国,请大王任命我为假王以镇之。”刘邦拆开使者递上来的书信,大怒说:“我困在这里,旦暮盼望他来辅佐我,他倒是着急自立为齐王!”张良、陈平踩踩刘邦的脚,附在耳边说:“如今汉军形势不利,韩信就算要自立为王,咱们拦得住吗?不如顺水推舟,就立他为齐王,让他至少保持中立,不然,还会生变故。”刘邦自己也醒悟,又骂:“大丈夫平定诸侯国,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呢!”春,二月,派张良带印信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兵马到广武前线击楚。

7 项羽听说龙且战死,大惧。派盱眙人武涉去游说齐王韩信说:“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如今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刀兵。而汉王又重新兴起兵马,引兵而东,侵夺他人已经分封的土地,击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击楚,他的意图,不尽吞天下,是不会罢休的,其贪得无厌之状如此!况且汉王这个人,绝对不可信赖,他数次落入项王掌握之中,项王可怜他,他才得以活命。然而他一旦得以逃脱,马上背约,重新攻击项王,由此可见他的不可亲信。足下虽然自以为是汉王的厚交,为他尽力用兵,但最终也会成为他的阶下囚。足下之所以今天还在,是因为项王尚存。当今二王之事,权势的天平,就在您身上。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足下与项王也是故交,何不与项王联合,三分天下而王之!现在放弃这样的选择,而自以为一定要为汉击楚,这不是智者的选择呀!”

韩信谢绝说:“当初我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马之众,把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推给我吃,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走到今天。别人对我这么亲信,我却背叛他,那是不祥之事,我至死也不会背叛汉王!请您替我谢谢项王的好意!”

武涉走了,蒯彻知道天下的关键在韩信身上,就用相面术来游说韩信,说:“我相您的面,不过封侯,又危险不安;相您的背,则贵不可言。”韩信问:“此话怎讲?”蒯彻说:“天下发难,大家的初心,都是灭秦而已。如今秦已灭,却又有楚汉纷争,让天下人肝胆涂地,父子骸骨暴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于彭城,南征北战,战胜逐北,席卷天下,威震四海,可是却兵困于京县和索城之间,迫于西山,一步也不能前进,至今已三年了。汉王呢,将十万之众,据守巩县和洛水,坐拥山河之险,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部队作战失败,他也自保不及,无法相救。这两人,一个是勇者,一个是智者,却都给困住了,动弹不得。最苦的是百姓,精疲力竭,怨声载道,无所归依。依我看来,非天下贤圣之士,不能平息这天下之兵祸。如今刘、项两主的命运,就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如果您能听我的建议,不如和双方都保持友好关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那就谁也不敢先动手了。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有强齐,联合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谁敢不听!这时候,割裂大国,削弱强国,重新分配土地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以齐国的地势国力,据有胶水、泗水流域,您只须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都相率而朝于齐矣!古话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上天赐给你的,你不取,就反倒要受上天的惩罚;时机到了,你不行动,就反而要遭祸。希望足下认真考虑!”

【华杉讲透】

蒯彻说的,名为三分天下,实际上是要韩信先反刘邦,后取天下,“西向为百姓请命”。刘邦在西,项羽在南,韩信在东,他要挥师向西,当然是打刘邦。刘邦主力部队在关中本土的东南,和项羽对峙,他的后方空虚,蒯彻要韩信“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出的是刘邦的空虚,不是项羽的空虚,制的是刘邦的身后,不是项羽的身后。他是要韩信夺取关中,称霸天下。因为韩信态度不明确,他不直接说出来,但是也说得非常赤裸裸了。

不过,他的战略不成立,所以韩信不听。蒯彻战略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从燕、赵”,联合臧荼、张耳。那臧荼、张耳的任务,本身就包括监视牵制韩信,他们怎么可能跟韩信干呢?把老板从刘邦换成韩信,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第二个前提也不成立,那函谷关也不是想打进去就打进去的。恐怕韩信今天举事,明天脑袋被谁砍了都不知道。至于天下百姓的心愿,大家都盼着楚汉相争快点出结果,谁愿意再跟一个大王来争天下。这不是息天下之祸,是祸上加祸。

韩信说:“汉王对我有厚恩,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

蒯彻说:“当初张耳、陈余在做小老百姓时,是刎颈之交,生死兄弟,后来,因为张黡、陈泽之事起矛盾,张耳将陈余斩杀在泜水之南。这两人之前的关系,可以说是全天下最好的了,为什么最后发展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呢?就是因为欲望无穷,人心难测。如今您和汉王之间的忠信程度,恐怕赶不上张耳、陈余之前那种程度吧?但是你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之大,可比张黡、陈泽那点事儿大多了。您认为汉王不会危害到您,那也是天大的误判!我再给您举个例子,越国大夫文种,拯救了即将灭亡的越国,成就了勾践的霸主地位,结局怎么样呢?还是被勾践杀了。这是野兽尽而猎狗烹啊!您和汉王的关系,从朋友感情来讲,比不上张耳之于陈余;从君臣忠信来讲,比不上文种之于勾践。这两人的命运摆在前面,我希望您更加深思熟虑!我听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如今您正是拥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您归附于楚,楚不敢信;归附于汉,汉人震恐。足下往哪里去呢?”

韩信说:“先生您不要再说了,我会考虑的。”

过了几天,蒯彻又说:“做大事,要能听善谋,把握时机。如果不善于听取意见,不善于把握时机,那很少有能长治久安的。所以智慧的关键在于决断。疑虑重重,是最有害的,为了一些细枝末节,而看不清天下的大势,心里明白了道理,却不敢决断和行动,那是百事之祸!大功难成,而失败很容易;时机难得,而失去很容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韩信犹豫,不忍心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多,刘邦怎么也不会把自己的齐国夺走,于是谢绝蒯彻。蒯彻于是逃亡而去,假装疯癫,在街头给人卜卦为生。

【华杉讲透】

韩信之病,私心太重。私心太重,就患得患失,就趋利避害,有利必趋,有害必避。他不忍心背叛刘邦,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冒风险。但是,他又不能诚心诚意为刘邦效力,总是端着自己的本钱要挟老板。这齐国本来是他害死了郦食其,逼着刘邦给他的,他怎么能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呢?私心蒙蔽了他的判断,就成了一厢情愿。

8 秋,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

9 八月,北貉国和燕国分别派来枭骑兵助汉。

10 刘邦下令,军士不幸战死的,由政府负责丧服棺材,运送回家。这项政策,让四方百姓都归心于他。

11 这一年,以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是周苛的堂弟。

12 项羽自知帮助自己的人不多,粮草将尽,韩信又进兵击楚,项羽很忧虑。刘邦派侯公游说项羽,请他归还太公。项羽于是与刘邦签署和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送还太公、吕后,引兵东撤。刘邦也准备西撤。张良、陈平说:“汉已经有天下大半,而楚军兵疲食尽,这正是天亡之时。这时候不追击他,就是养虎遗患。”刘邦醒悟,挥师追击!

喜欢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