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办事能力的人觉得察查司这工作的水太深,自己不一定能顶住压力。
二是能顶住工作压力的人中,又没有谁敢真的自信做得就比陆之道出色。而若干得跟陆之道撑死了差不多水准的话,那还去争这个位置干什么?
也是在经历此事之后,陆之道的地位在阴司才隐隐与其他判官有了明显的区别,超然了几分。
而如果抛开能力和资历不谈,谈府君的信任,那陆之道更在崔珏等其他判官之上。
当初天地大变,诸位府君连同各大判官一齐消失,唯独陆之道留了下来。
这其中寓意着什么,不用说,阴司里当值的阴差都很清楚。
虽然陆之道从没这么说过,但谁都知道,府君终究是放心不下阴司,才让陆之道留下来看家的。
事实证明,府君的这个决定无比正确。
在那场大变之后,由于失去了诸多主心骨,修行界三大势力中的天庭和灵山,前前后后都闹过不小的风波,之后更是一度封山,存在感降到了极低。
唯有阴司,在陆之道的看管下,虽然比之过去收敛了很多,但还算是有条不紊地保持了原来的秩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阴司的权力架构与天庭灵山都不同。
天庭和灵山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专人专职。诸多职务是为个人设置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中间缺少了谁,那立刻就会反映到整个机构当中。
但阴司与这两部分不同,职务是职务,个人是个人。就连府君这个一家之主,都是五百年一换,那其他的职位自然不用说了。
除开陆之道这个察查司主判官之外,其他的职务在数千年时间,都更换过十数次。一直保持能者上,庸者下的潜规则。不管你做的有没有问题,出色不出色,一旦有人比你做得更好,那不好意思,麻烦你退位让贤。也因此,阴司中下层的阴差也都习惯了领导不断变换的工作环境。
此外,经过整整十代府君,近五千年的发展,阴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可靠的管理制度,足以让阴司在遭逢大变的情况下很快恢复过来。只要大框架不变,那府君等领导在不在,其实也好像没什么所谓,反正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又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至多就是因为人手不足,不得不延长一下个人的工作时间。不过这个问题,又很快被新人的补充给解决了。
话说回来,范无救现在能执掌生死簿副册,也多亏了陆之道。
当初府君离开之时,虽然信任陆之道的能力与威望,但还是给他留了一点保险措施,将崔珏执掌的生死簿副册留给了陆之道。其用意也很明显了,就是想让陆之道来当家做主。
但陆之道呢,一向极富个人主见,此次也不例外。
对于府君抛给他的媚眼,他全然不接。在阴司初步稳定下来之后,他就在一次会议上将这本生死簿给亮了出来,并且很直接地表示,自己身负察查司主判官要职,精力有限,分身乏术,实在抽不出时间在执掌这本生死簿副册。
这一举动,把当时在场的范无救一干人等给吓呆了。
生死簿副册究竟有多重要根本就不必赘述,在如今府君都不在家的情况下,生死簿副册无异于那块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的传国玉玺,代表着府君的权力与威能。
而陆之道让出生死簿副册的意图,自然就等同于让出府君交付的这份当家做主的权力。
这完全超出了当时范无救等人的认知。
他们哪里见过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且这掉的馅饼里包的还不是白菜猪肉馅,而是长生不死药。
别人怎么想,范无救不知道,反正当时他是不敢捡这块馅饼。
这就好比一伙人辛辛苦苦打下偌大的江山,开始论功行赏时,领头的首领突然在庆功宴上将自己的印信丢到了桌面上,说自己德不配位,要退位让贤,让有能力的人来当皇帝。
这让谁敢要?
说不准这就是那首领设下的鸿门宴。
在木质屏风后面,就埋伏有五百刀斧手,只待有人露出意图染指皇帝宝座的意图,便在一只酒杯摔碎的信号的趋势下,冲出来,杀得此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要不是陆之道的人品过硬,恐怕范无救当时就要风紧扯呼了。
而后来,也是在江臣的支持下,范无救才敢于将那本生死簿副册拿到了自己手中。
因为此事,范无救一直对陆之道心怀愧疚,觉得自己占了陆之道的便宜。
本就亏欠于陆之道,后来又发生了那样不愉快的冲突,所以这段时间,范无救基本没敢往阴司跑,生怕哪天撞见陆之道。
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这不,今天他因为周羊羽的事,还是不得不来面见陆之道。
当然,愧疚归愧疚,范无救却不是真的畏惧陆之道。
因为当初与陆之道发生冲突,他并无私心,问心无愧。
而陆之道是什么人?
一心只有公事的人。
他们两个人之间,本就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叫什么?
这叫君子和而不同。
喜欢如果如果书店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如果如果书店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