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派的人觉得秦国之所以人口太少粮食太少并不是地盘太小,而是老是龟缩于函谷关内,没法让中原的诸侯国们认清华夏周世之后的世代,已经是秦国的世代了。所以这一派人基本都是外来的人才,知道朝西扩张没有自己的利益,要想让自己成为秦国的人才,就得努力的朝东发展,走出函谷关。
最后的一派人是中立的,既不属于秦国贵族,也不属于外来人才,属于秦国本土人才。这些人知道秦国不管是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反正都要折腾的。而只要折腾,就一定少不了贵族和外来户之间的协调,自己作为秦国本土的中坚力量,可以没有多大的本事,但只要有一颗忠于秦国的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秦国三派人的想法不一,但都在秦国需要不断折腾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秦王,赵魏韩在此世代不能动,因为毕竟三晋之心还是余威犹在。但只要给足够的时间,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地理位置,就会引发他们的内斗。这三家水平差不多,谁都斗不过谁,只要其中两家合理进攻一家,剩下的一家必然会找外援。”
说话的是秦国本地的一个人才,所以说完后不管是秦国贵族还是外来人才都没有直接的进行反驳。
赢仁听后觉得是有道理,但因为这么多年的压制,使得赢仁的耐性已经没了:“每个世代都有每个世代要做的事,但也一定要为后人着想。咱们秦国等不得的,若是等齐国人反应了过来,等楚国人回复了过来,三晋很有可能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博弈。所以在我赢仁的世代里,是一定要好好的从三晋拉点好处,最好能让其中一家成为咱们秦国在中原的附属。”
赢仁最后的拍板,也预示着秦国要在赵魏韩这三晋之国立国之处,搞一些事情来了......
魏斯不是傻子,李悝和吴起也是聪明之人,看到秦国的举动就知道秦国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此时君臣同心的魏国,也开始着手进行准备了。
“你们二人是我最喜欢的人,对秦国的举动有什么办法吗?”魏斯没有说想法,而是说办法,也说明魏斯对李悝和吴起二人能力的肯定。
“战就战,别看咱魏国地盘没秦国广,兵力没秦国大,但只要我吴起在,他秦人就别想走出函谷关。”吴起还是一如既往的求战,但刚刚建国的魏斯此时却不想主动的成为战事发起者:“李悝,你说呢?”
李悝在某种意义上和吴起是对立的,也明白此时魏斯问自己的意思:“魏侯,战是可以战,但一定要等秦国人主动动手才行。咱们三晋的心还在一起,也有我师弟吴起在,秦国人至少在这个世代,是讨不到好处的。所以我认为咱们魏国应该趁此机会内部发展,等时机成熟后,在谋求别的出路。”
“如何内部发展,说说看。”魏斯此时的身子已经朝着李悝这边偏移了,所以吴起便知道自己的兵家之用,还不到时候:“是啊师兄,说说看。”
李悝老早就做好了今日的准备,改革的心和改革的办法早就刻在了竹简上,并且随身携带:“魏侯请看,这就是我的办法。”
魏斯和李悝此时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吴王阖闾见孙武时候的样子,都是臣子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关键的时候拿了出来!
魏斯当着李悝和吴起的面看起了李悝的治国之法,然后越看越激动,越激动越兴奋:“李悝啊李悝,幸亏你和吴起来我魏国了,要不然去了秦国,估计此时魏国的土地已经是秦国人的。”
魏斯把看完的竹简递给了吴起,等吴起看完后,也不由的赞赏道:“我这个主战的看完后都认为绝对可行,师兄你真是厉害啊。”
魏国刚建国,属于和老诸侯国之间绝对叛逆的存在,李悝的意思是,要想魏国成为最强的存在,就一定要变法,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世袭权贵权力的问题。主张废止世袭权贵的特权,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一定要做到绝对的赏罚分明。并且在经济上还有改革,除了把魏国所有可用之地都用作粮食耕种外,更是要重农抑商,把粮食的购销和价格,牢牢的控制在国家的手里。
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让本已经受到若干国家喜爱的儒家,进一步细化成可以供统治者领导的法家,要让当年皋陶老祖宗创的律法,彻底的在魏国成型。不管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绝对的遵从这些法。同时让魏国的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绝不能再用晋国那所谓的六卿制度,要让武卒制度成为考核士兵的途径,禁止吃空饷,禁止混日子。
这些看起来都很平常,也有很多曾经的统治者做过的事情,但在魏国这个新兴的国家来讲,是可以立马开启的。所以魏斯让李悝负责变法,吴起辅助创办武卒事宜,从而让魏国快速的崛起,也引起了周边国家,尤其是秦国的担忧......
喜欢华夏鼎世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华夏鼎世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