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魏国在陇右一带兵力不多,但靠着几座坚城固守待援还是能够做到的,丞相正集结主力攻城,估计需要个把月才能攻下,一旦攻下城池,那么城中的粮食武器都能化为己用,凭着高大的城池,就能把魏国的援军抵挡在外,攻守易势,魏国再想把陇右给抢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魏国反应比他们预料的要快的多,虽然新君刚立,却果断异常,短短几日就调集了5万前头部队疾驰增援,听说已经出了长安正往这边杀来。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援军赶来,到时如果丞相不能及时攻下城池,就会变成肉夹馍一样被包了饺子。
曾有人建议围点打援,围住这些孤城埋伏歼灭增援的部队,但那是建立在敌弱我强,至少战力能和敌人援军持平的基础上的。魏国军力强大,光前锋骑兵就有5万,另外还有10万在箕谷被赵云的疑兵拖住,司马懿的8万去南方平乱,魏国新君又集结10万打算作为主力亲征。
兵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粮食也是很大的问题,虽然有地方豪族的支持,但那些墙头草很会见风使舵,一旦战事不利,他们很快就会停止供应粮食,甚至还会倒戈一击。
最近只是听说魏国有增援的消息,那些墙头草已经各种理由减少粮食供应,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法拖时间围点打援。
丞相已经把主将全部集中,拼上最精锐的部队,连番猛攻,誓要拿下那几座孤城,因此这种阻敌的任务才落在了这个没有多少带兵经验的马谡身上。
临走的时候,丞相曾耳提面命,一定要在街亭附近阻敌一个月以上,倒时他们攻下了城池,主动权就在他们手上,可以增援街亭,也可以退回城中固守。
他们可以借着城中的粮草补充和敌人打消耗,敌人却要从千里之外的长安运粮,还要不时防备箕谷等地的偷袭,即使敌人再多也不容易破城,拖下去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他们。
周朴不断分析着天下的局势,发现自己正在时代的风浪口,只要能够守住就能改变历史。
两天后,他们终于赶到了街亭古镇,这个地方曾经是个联通西域与中原的要塞,百米宽的山谷被这座小城截断,确实是一处难得的咽喉要地,可是自从被魏国占领之后,就失去了防守的战略意义,多年失修的城墙已经破败不堪。
周朴亲自去查看了一下,发现最破败的东南一角,也是敌人即将到来的方向上的城墙已经出现多个大洞,用手一扣竟能扣下好几块老旧的泥砖下来。
这样的城墙怎么防得住敌人的进攻,手下倒是有人建议修缮,但周朴知道敌人不会给他太多时间。他倒是想到在城墙上泼水结冰的办法,可惜现在不是寒冬腊月,春天的气温越来越高,这一套根本没法奏效。
“将军,我看这东南方有一座高山,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正是一处天然的要塞,如果抢先占着,敌人短时间内很难攻破。”谋士行礼进谏道。
周朴望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几里外一座不太高大的小山,正好挡在街亭前面,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将军,敌众我寡,如果交战,我军必然士气低落,恐怕有人会乘机逃跑,如果守在这山上死地,就没有这种后患,将士们知道只有拼杀才能活命,必然奋勇杀敌。此乃兵法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谋士怕周朴不听建议,忙又分析道。
看着一个个年轻的士兵,周朴知道,这些新丁一半是蜀地招募的,一半是打下两郡后收编的,战斗力很低。
毕竟他们只是一支偏师,只是用来阻敌,自然没有多少精锐,就拿自己的副将王平来说,他就是带着部曲投降拖来的客将,他们的忠诚度是个迷,战斗开始后能有多少肯出力还不清楚,说不定还会临时反水。
说曹操曹操就到,周朴正要开口,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参军将军万万不可,此山乃一座孤山,山势不高,占地不广,没有多少转圜的余地,要是被团团围住,我等休矣。”
来人头戴一个镔铁盔,身穿一件亮银白甲,一对八字胡,皮肤黝黑,三四十多岁年纪,正是最近归附过来的牙门将军王平。
这次阻敌的八千将士,一半是王平的原来的部曲,在魏国时,他已经带兵多年,算是一员老将了,又是当地人,本来这次任务丞相有意让他带领,但是因为是刚刚归附过来,还没确认忠诚度,所以才成了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