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禅一席话,再加上楚王的复述,群臣也不敢有异。
“老臣不敢有议,既然王上本意是为楚国谋福,老臣愿代女儿领此荣耀,它日若真上能阵杀敌,也是老臣的荣光。”
“微臣愿代女儿领此荣耀,并无异议。”
子西与子闾同时跪到殿中,而宫奴则分别把两套楚国军服令牌援与两人。
“谢王上恩宠。”
两人再次异口同声的谢恩。
楚王再次看着众臣,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至少到现在一切都很顺利。
“众位臣工,此次楚国盛会,也算壮我国威,只是两位使臣被刺身亡,实让楚秦,与楚郑关系紧张,让本王忧虑。
我楚国这些年历经战火,民生艰难,现在我楚国内有令尹子西叔父、子闾叔父,万财王叔以及左相大人等辅佐本王,内务日渐顺利,我楚国中兴有望。
只是列国争纷始终影响我楚国稳定,与列国之交也是楚国中兴的基本保证。
所以本王决定委左相鬼谷先生为楚国使臣,出使大周,献上楚国供奉,以尊大周天子。
再出使秦、宋、郑、卫、吴,以建楚国与列国的交好之情,为楚国中兴创造和平之局。
另外再封青裳公主、青苹公主为副使,辅助左相大人。
左相大人,还请殿内接旨吧。”
“微臣王禅领旨。”
王禅也是再次走到大殿跪下领旨。
“起来吧,此次派我楚国两位公主与先生一同出使,并非本王不放心,而是两位公主也想为楚国中兴出谋划策,尽一分力,本王也是不得而已,只能成全两位公主,希望左相大人可别在意。”
“两位公主心怀楚国,一心要为楚国建功立业,在下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王禅也只得苦笑一声,原本说的只是青裳公主随他一起出使,可现在青苹也要随他一起出使,这样实并非他所愿,可他也不能有违王上结旨意,看起来此次出使王禅到是要头疼得多了。
第一次在吴国之时,他身无职位,只是以一个副使随从的身份去了越国,那都搅得越国乱成一团,丢了公主还在边境丢尽颜面。
可现在王禅要面对本是姐妹的两位公主,那么同时田淑雅自然也会尾随而去,这到让王禅有些别扭了。
“左相大人放心,你是正使,本王已与两位妹妹说过,出使之事,一切以左相大人为主,若她们两人有任何犯错,左相大人都可依我楚国律法处之。不知左相大人还有何事有异。”
王禅一听,也是再次走了出去,对着王上一揖道:“刚才王上所说秦与楚之间已有嫌隙,此次秦国少庶长在楚国被刺身亡,虽然王上已厚待秦国其它使臣,并召告天下楚国为两人进行国丧吊祭。
可想来秦国却并不会因此与楚国化干戈为玉帛,秦国必然会在秦楚边境增兵,以施压力。
所以在下谏议,由左司马大人亲率五万楚国兵甲驻守秦楚边境,以防秦国借故攻楚,侵占我楚国领土,想让楚国由此而屈服秦。”
王禅的话像一块巨石,在楚国大殿之中再次引起热议,若此事成真,楚国与秦国那就会箭拔怒张,一旦开战,好不容易消停的楚国局势又会陷入紧张的局面,楚国中兴也只是一个梦想而已,很难在与秦国开战之后得以实现。
“左相大人,此事本王有些意外,若秦国在秦楚边境增兵,那由左司将军领兵驻防尚情有可原,可若秦国并未增兵,那么我楚国在楚秦边境增兵就会引发两国不睦,反而会引发更大冲突,不知左相大人以何为凭。”
楚王一脸忧郁,也不知王禅此时卖的是什么药,而此事看样子并非王禅一时兴起,而是久有谋算,可王禅为何不提前与楚王说清,却忽然在大朝之会提及此事。
而且让子节带五万大军前往秦楚边境驻守,于楚都也是十分不利。
楚王已知子西与子节的阴谋,本就用了分化之策,把吴仁提为水师统领,这样可以统领水师作为保护楚都的屏障,也是楚王自己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他对于子建与子西的阴谋他还是心有余悸,并不敢完全相信王禅。
可王禅此时提出,反而增强了子节的实力,手下有五万兵甲,若说要打回楚都,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有点如虎添翼的错觉。
“回王上,列国之争,重利而轻义,时势之变不得不防,所谓预则利而不预则废,若秦国增兵而楚国无防,秦国大军就会如下山之虎,河西之地沃野千里,若长躯直入,不用半月就可攻到楚都。
到那时我楚国就会无以抵抗,百姓也会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若要兴楚就会难上加难。
微臣只是分析形势,此时我楚国与吴国交好,四面相安,如长此以往,楚国就会国力大增,用不了几年安养生息,楚国中兴有望。
可秦国是否愿意楚国强大呢?
秦与楚相交源于有晋国为敌,可两国皆并不希望一个强楚,对于秦来说强楚有如坐地之虎,它日必会对秦国有威胁。
此时楚国内无忧患而外无强敌,正是兴楚之时,秦国自然不乐于看到一个强楚为邻。
兼之若楚国强大,则势必会让秦国与晋交好,如此一来楚国就会失了秦国屏障。
所以秦国必然会增兵于秦楚边境,以对楚国施加压力,体现秦国于楚的重要性,而此次秦国使臣被刺,正是一个借口。
秦国新王继位也只是这几年,新王立威,只会选取楚国而非其它诸侯列国。
秦与晋并不交好,可却不敢轻言兵事,更不会让楚国从中得益。
楚国与秦这几十年一直相安无事,也是防范于晋国,可时势变化,秦国与楚也在变化,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若楚国增兵而秦国无兵,此事虽然会引发一些秦楚嫌隙,可却可以展示楚国威严,让秦国对楚不敢有不轨之心。
更何况微臣也将出使秦国,若有不隙,微臣自会为楚国而谋,化解争纷,王上不必担心。
若微臣所算不差,秦楚边境三日内必有军报,秦国增兵不会有错,还望王上早作准备,以免延误时机。”
王禅把自己所担心之事说出,而且言明三日之内就会有边境传来的兵讯,看起来是胸有成竹。
而王禅的一通言论,也是无从反驳,大家都不敢怀疑,毕竟此次被刺身亡的是秦国少庶长,也是秦国王族子嗣,若光凭楚王国丧吊祭就可平息,那秦国就会失了颜面,就会被列国耻笑。
若说增兵楚秦边境,正可体现秦国实力,不容欺凌,这也是情理之中的考量。
“子西叔父,你是楚国令尹,掌楚国军政大权,你来说说左相大人之忧是否妥当。”
楚王此次还是征询了子西的意见,就算楚王同意王禅的谏议,若要调兵还是要子西同意才行。
“回王上,左相大人向来谋事在先,这也是列国皆知,少有失算。
只是王上之忧也是事实,若无辜增兵边境,虽然可以展示楚国之威,可却会激怒秦国。
可若此事如左相大人预测,那么楚国若无防就会失了先机,落了下风,两相筹谋,老臣支持左相大人之谋,宁可有防,也不可失守。
再者凭左相大人之能,纵然秦国有迁怒于楚国,相信左相大人一定能够化解。”
子西此时也弄不明白王禅,为何要自己织个口袋往里钻。
子节此时在楚都,虽然是左司马,可并无实兵,楚国之兵都需征调,驻守各地城池,而若子节驻守秦楚边境,那么就会有五万可指挥的大军。
那时若白公胜公然叛乱,那么这五万大军就是平叛本钱,也是夺位的筹码。
再者若秦国未增兵而只是楚国徒增五万大军,那么两军对垒,而王禅又要出使秦国,这就有点先兵后礼,会激怒秦国。
秦国必然会把怒火发泻在王禅这个使臣身上,甚至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图谋害王禅。
此举对王禅来说是十分危险之事,可王禅却主动往这样一个危险的口袋里钻,而且还故意增加了秦与楚两国可能交战的变故,那么他出使秦国是否会成功,这就更难与预测,难度也会凭空增加。
虽然子西不明白王禅的谋算,可他知道王禅就是自负,所以却十分愿意成全。
这是一个机会,凭空多出,他又怎么会让此机会丧失,若失了此次机会,再要以其它理由让子节带兵驻防就会很难,假如王禅出使列国而解除与秦、郑的不睦关系,那么将来要拥兵自重就更难了。
“好,本王就依左相大人之言,做好防范准备,宣左司马子节将军上殿听令。”
子节一听,脸上挂着一丝诡笑跪在大殿之中。
“左司马子节听令。”
“本王现令你即日征调楚国大军五万奔赴河西秦楚边境,驻守秦楚边境守护我楚国疆土,未经本王之令不可轻易擅离职守。”
楚王说完,看了看子西。
此时子西从怀中掏出一虎符军令递给子节。
“左司马子节,承王上之令,命你即日带兵驻守河西不得有误。”
“子节领令,定不负王上所托,不负令尹大人所托,驻守河西守我楚地。”
子节语气高亢,显得十分兴奋,这也是他意外不到的结局。
原本此次大朝之会,让子西处处忍让,而子西交待于他,要让人暂避风头,却没想到王禅竟然会为他铺路,所以此时他的心里也算是志得意满,完全没有意料到还会有如此好事,而为他行此好事的,竟然是一直以来的死对头王禅。
“好好好,子节将军就先退下吧。
左相大人,还有何谏言吗?”
楚王刚才只是有些疑惑,可看着子西同意,而子节兴奋,他也知道了王禅的谋算。
王禅曾跟他讲过,会给子建与子西创造良机,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谋逆,但看似是他们的机会,实则一切都是王禅的谋算,一切都会在王禅的控制当中,这一点他现在已十分清楚。
若楚国增兵边境,那么子节就会被牵制于秦楚边境,若秦国不退兵,那么纵然是子节想谋反,他也无法一个人把五万大军带回,秦国可以随时出兵攻楚,这样子节的阴谋就很难得逞。
若不给子节拥兵自重的机会,那么子西子节始终会是楚王心头之患,找不到适当的理由清除。
而此时王禅为子西子节创造了条件是在为子西子节谋算,同时也是在为楚王谋算。
“微臣已无谏言。”
王禅说得十分干脆,再次坐下之时,也感觉轻松许多。
喜欢鬼谷神谋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鬼谷神谋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