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初入龙城
去往叶城的的官道之上,几辆马车在缓缓的行驶着,而紧跟着的是数十位楚国铁甲。
王禅此时竟然骑在马上,顶着漫天风雪,与自己的属下一起,感受着北方的寒冷。
自出使秦国之后,王禅返回楚国境内,再绕道而行直入大周国都洛邑。
王禅代表楚王主动朝奉大周天子,以天子为尊,也在列国之中传为美谈,减弱了列国于楚国的顾忌。
同时也向列国展示了楚国尊大周天子之心,与列国交好之意。
只是这一来一去也数月过去,此时已进入寒冬。
而王禅却并不在意,反而并不着急,毕竟北方的秋天冬景也是景色迷人,一路之上,王禅带着两个公主也是游山玩水,寻幽探古,十分开心。
此时王禅要去的叶城,与宋国接壤,也叫龙城,是因为叶公好龙之故,所以大家慢慢就忘了它本来的名字,都称之为龙城。
此城在叶公沈诸梁的治理之下,十分繁华,成为北方一座坚固的保垒,也是与北方列国通商的最前沿之城,人口数量比之其它列国的国都还要多一些。
此时距龙城也只有二三里了,在官道之上已经可以看见龙城高大的城墙。
“小公子,天气寒冷,你还是进车里坐着,不必与我们一同骑马,很快就到龙城,到时再出来也不迟。”
阿三此时看着王禅头上衣服之上都落满了雪,也是十分小心的劝着王禅。
“就是,师傅你不必好强,这冬寒春暖本也是自然之像,冬天当然还是坐在车里舒服,这可不比南方,北方的寒风吹得让人头疼。”
青裳此时打开车帘探头出来,看着一身风雪的王禅,心里也不是滋味。
“裳妹,师傅他老人家刚才被我姐妹两个徒弟奚落了几句,所以此时想借寒气调息心中怨气,你可不必担心,以他老人家的修为,如此寒气正可以修行内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担心他老人家,可他老人家可不会领我们两个玩劣徒弟的情。”
青苹也探出头来,两位公主都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头上戴着帽子,脸上白时透红,在这冰雪连天的旷野之中,显得格外红艳。
青裳是担心王禅,而青苹当然也担心王禅,可话却是用的激将之法,而且也有调侃王禅之意,都是想让王禅回马车里。
两人不同的语气,可却都是一片好意,也是让王禅心里徒生温暖。
“两位公主,你们不必在意我,我也没有那么老,都还没成亲,如何就成了老人家了。
真正的老人家该已经在龙城西城门在等着了,在下年方十六,在这两位老人家面前可不敢称老。”
王禅嘿嘿回首一笑,紧接着稍一运劲,浑身上下的雪花就飘然落下,反到溅了两位公主一脸。
“坏死了,被你这一身雪花溅得,我也不想坐车了,阿三快给本公主牵一匹马来。”
青裳嘻嘻一笑,满脸通红,因为刚才王禅说到娶亲之事,看来王禅还是没有忘记终身大事,若是在楚国这个年纪也到了成亲的年岁了,成家立业,也是男儿的两件大事。
而两位公主本也该是出阁之时,可却都没有成亲,也是因为楚王一直尊重两人的心意,当然楚王也能看出两人对王禅的情义,并不着急,也不想乱点鸳鸯谱。
此时青裳说完,自己爬出车门,站在车的外面。
“阿三还有我,也给我牵一匹来。”
两个公主听王禅一说,也不好意思,借着王禅抖落雪花之因,都走出马车。
而阿三身后早就备好两匹骏马,两个公主也同时跃上马背,一人一边,与王禅并排而行。
“你们是公主,到不必与在下一样,申老大夫与叶公就在前面。”
两人顺着王禅的手指看去,只见官道尽头,龙城西城,此时已站着上千楚国兵甲,十分威武的排在官道两侧,而官道中间却是两匹骏马,上面依稀可见两个男人骑在马上。
“哼,看你说得,我们是公主又能如何,楚国王族还不是与百姓一样,若无楚国百姓,又何来我楚国王族享受世代恩宠,更何况申公与叶城主是我楚国栋梁之才,你有此尊敬之心,难道我们不可以有吗?”
青裳依然不折不扣的回复王禅,耍着小脾气。
“在下刚才收到消息,王祖母已经回到楚国,两位公主不必担心了。”
“我有什么担心的,跟着师傅你,不仅不会被欺负,反而处处受人尊宠,这些年来我楚国少有的待遇。
入秦国之时,我们送秦国十车礼物,可出秦国之时秦国却送我楚国十五箱重礼,这都是得你左相大人之威,让秦国对我们都十分礼仪。
而去大周觐见大周天子,也得到大周满朝文武的欢迎,这都是仰仗于师傅您老人家美名远扬之功。
我与青苹姐姐也是受宠若惊,如此礼遇,怕是王上哥哥来大周洛邑也未曾能受如此礼仪。
而且我看天子对你十分衷爱,封你为子爵之位,就是想让你为天子效命。
可你为何拒绝了天子如此美意,难道你真的不想升官发财,更不想借天子之势成就功业名望,说不定凭您老人家之能,会成为第二个太公也极有可能。”
青裳避而不言王祖母,一直在青苹面前保持着与王祖母淡薄的关系。
此时到是对王禅有些疑惑,刚才所言皆是事实,若是对于有志于天下之人来说,能辅佐天子,当然比之辅佐一个列国王候要强得多,而且也算是名正言顺。
“青裳公主,在大周洛邑之时,在下也与天子说过,并且保证百年之内,终能保得大周天子无恙。
至于辅佐天子重整大周天下,在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大周之势非是一日促成,也非一日能改变,天子赢弱,这是不可争的事实,列国诸侯各自为政,天子之威尚不足列候之势,这诸侯自立已是天下大势,任谁也难阻。
在下能保得天子之威,已是尽力而为,天子自然也明白此时天下大势,所以天子理解在下之心。
更别说封在下为子爵,纵是封在下为三公又能如何?
天下有志之士都各辅其主,也都不会留在洛邑,洛邑虽然是大周国都,却也日渐衰落,如同秋日之朽木,难再回春。”
王禅经过洛邑一行,也是有些失落,对于天子之威势衰落,他也是有心无力。
“师傅,经你刚才一说,徒弟却又多了些疑惑。
师傅胸怀天下,以一统天下为己任,那为何又要承诺保天子无恙。
那若任何列国有望一统天下,那师傅定然不会放过如此止息干戈之机,以旧代新,为天下百姓创造另一个合平安稳的世道。
如此看来,这不是互相矛盾的事吗?”
青苹顺着王禅的话,又依着王禅平时的志向来推理,那以王禅刚才所言还真是自相矛盾。
“姐姐,还是你聪明,一下不能找到师傅老人家的不妥之处,看他此次又如何狡辩。”
青裳也有些得意,毕竟想为难王禅实非易事,这一次好不容易让青苹给逮到了,如何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其它人也都想听王禅如何说辞。
“青苹公主,你既已修习那本秘籍,就该知道,当年太公已得天道,对于大周天下,也有预断。
当年文王为太公拉车之事,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八百年该是大周气数。
而且依此时列国之势,任一列国若想一统尚无时机,在下之能怕也只可为将来一统作些力所能力之事。
天地之道轮回亿万年,自然是有规可寻,有律可依的。
这世间之事,分久必合,而合久必分,正是物极必反之理。
列国纷争由静到动,最后还是会由动归静,时与势成之时,天下才会现一统之机。
在下也略懂易理,自然也能推测一些将来之势,所以也可以说是天机不可泄露,两位公主就不要为难为师了。”
“强词夺理,算你有本事,当今天下若说还有谁比你更懂易理之识,我青裳第一个不信,你竟然如此谦虚,明摆着就是在讽刺我与青苹姐姐不通易理,不懂天地之道。
可我来问你,在去洛邑之时,你本可以去虎踞镇探望伯母,还有蝶儿妹妹,可你为何却宁可绕道而行,也不去虎踞镇,你如此孝道,到让我与姐姐不理解了。
也让我们想见伯母与蝶儿之愿无法实现,这又是为何?”
王禅一听,脸上也有些泛红,这一次他若是顺路,那么自然必会重回虎踞镇,可他却并没有如此,而是绕过虎踞镇,直奔在击洛邑。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王禅在赶时间,可他一路之上却是游山玩水,却并不回虎踞镇探望他的母亲,这确实有背常理,也让人觉得孝意不足。
“两位公主,我知道你们有此好意,在下十分感激。
至于刚才公主所言,首先在下不敢居先,在大周天下能人异士诸多,我王禅只是略懂皮毛,尚不敢自称悟道。
在大周洛邑就有一位圣贤之人,只是这一次却并没能相遇,实在是在下的小小憾事,看来也是机缘不到。
至于回不回虎踞镇的原因这就要简单得多了。
当年禹帝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非是不入,而不愿,也不想。
我与母亲自端午之后,分别几月,而母亲也知道在下的心意,她不会怪我。
母亲心怀天下百姓,若我路过虎踞就回去探望,反而会让母亲生气,会认为在下不能成为大器,难舍小情小义,就不能胸怀天下大义。
再者,入迎终有别离,这也是人间难与割舍之情。
若我再次入虎踞镇,只会增加母亲的离情别意,让母亲徒生愁绪,这又是何苦呢?
孝道之本,在于尊重父母本心,体其父母之情,不可因小而误。
我若回虎踞镇只能是小孝之意,而非大孝之情,我为天下百姓奔劳,正合母亲之盼,而又不徒增母亲离别之愁,这于在下才是真正的孝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