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见诸葛亮选好地址,笑道:“木料、砖石归我负责,先生可开列一张单子,具体需要多少材料,我好去准备。”
诸葛亮点点头,先把那支密令交给鲁肃说:“军中调兵,取物,须有令箭。子敬,你还去江边,把周都督送来的一千士兵,带去军需官那里,搬取木料砖石,数量若不够,就拿这令箭命令军需官立即筹办。”
鲁肃说:“我没做过这样的差事,到底需要木料、砖石各多少?心中无底。”
诸葛亮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单子给鲁肃,说:“子敬莫急,所需材料,我早已一一列好清单,你拿去按图索骥就行。另外,单子上还列着七星台祭天所需法器,各色旗幡、八卦道袍、桃木剑等。还要一座高大的旗杆,树立在江边上。”
鲁肃仔细看了一遍清单,说:“其余东西好办,这道袍,桃木剑军中并无此物,现做来得及吗?”
诸葛亮笑笑:“子敬可以拿着令箭,去周围城池里道观中借用,有周都督的军令,谁敢不从?”
鲁肃恍然大悟,骑上马要去办事。忽然勒住马问:“孔明先生不随我一起回去,一个人呆在这里?”
诸葛亮笑笑:“你赶紧去办事,我还要考察一番,七星台要盖多大,怎么布置。”
鲁肃打马回去了,诸葛亮在江边踱步,其实不是为了七星台。
因为这南屏山地形特殊,东西双峰对峙,东南风一起,周瑜就会派人来杀害自己,因此要把握时机,及时撤退。
要做到这一步,必须设立一座旗杆,升起大旗,观察风向。七星台建在双峰之间,两边都有山峰挡住风向,因此诸葛亮要在江边树立大旗。一旦东南风起,江边没有遮挡,旗帜会立即飘向西北方,诸葛亮就知道了。
诸葛亮走了一圈,选好设大旗的地方,满意地坐在江边休息。
诸葛亮真的能“借”来东风?非也,只不过是把知识综合运用!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那么,阴阳二气是以什么形式进行“和”的呢?就是“负阴而抱阳”。对于万物的繁衍来说,就是“阴胞”吸收“阳精”后,阴阳交媾,孕育繁衍的。
佛家也讲,人的诞生,是父亲的“白菩提”与母亲的“红菩提”相融合。所以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就是阴阳二气的变化。
简单说,负阴而抱阳,夏天地面是热的,地下是凉的,这是负阴抱阳;冬天地面是凉的,地下是热的,这是负阳抱阴。
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说,天地与人类遵守共同的法则。阴尽阳生,阳尽阴生,如此循环往复而已。天地间的阳气,从半夜子时开始升起,到了午时最旺盛,因为太阳正当顶。而最盛的时候,就是开始衰败的时候,因为阳尽阴生!所以午时阳气最盛,阴气也开始滋生,人就容易犯困,需要午睡。人事也是如此,最得意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没有永恒的兴盛,都在轮回、无常之中。所以古代贤人劝人:“事遇机关须进步,人逢得意猛回头。”物极必反,所以谦虚谨慎、抱残守缺的人,才能享受长久的成功。
诸葛亮是根据农时与八卦卦象的道理,判断出冬至这一天,必有东南风,所以故意把借东风的时间,拖到冬至这天开始。
十月对应的是坤卦,六爻全是阴,阴极。到了十一月的冬至,是“一阳生”,卦上面五爻都是阴爻,最下面一爻由阴变阳,代表一个阳能开始生长,所以这个坤卦变成复卦,这个就是“冬至一阳生”的道理。
再加上耕田种地的,都注意观察天时,那时候是靠天吃饭。诸葛亮和庞统都过过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知道冬至这天一阳生,必定有东南风!诸葛亮又算了一卦,冬至生起的东南风还是大风,要刮上三天三夜!
而周瑜和鲁肃为什么不懂这个道理?因为二人都是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也没种过田,隔行如隔山!什么时候刮什么风,根本没有关心过。
诸葛亮就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安排在冬至这一天借东风,后世传为佳话!
言归正传,鲁肃办事很得力,当天下午就把木料、砖石以及借来的法器一一送来。鲁三也指挥着诸葛亮官船上的水手,把船划到南屏山下的江面上。
诸葛亮颇感意外,问鲁三:“你怎么把船开到这里?你又不会建七星台。”
鲁三笑道:“我伺候先生惯了,先生一离开,我心里空落落的。我来这里,钓鱼烧饭给先生吃,晚上先生住在船上,岂不比睡在岸上清净?”
诸葛亮心里一热,问:“鲁三,我在江东毕竟是做客,日后我回江夏,你愿不愿意随我走?”
鲁三大喜,说:“小人与先生相处以来,先生屡建奇功,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要先生肯要我,风里雨里,愿供先生驱驰!”
诸葛亮点点头,说:“你马上回家去,与家人告别一下,晚上回来,我随时可能回江夏。”
鲁三谢过诸葛亮,转身要走。诸葛亮喊住鲁三,掏出两大锭金子给他。
鲁三说:“太多了先生,我不能要。”
诸葛亮说:“拿着!这是我代表刘皇叔给你的,我留着也没用。”
鲁三千恩万谢地走了,诸葛亮看看材料都堆放好了,对鲁肃说:“烦劳子敬把这一千士兵带回去,吃饭歇息,明日辰时,再带他们来这里施工。”
鲁肃问:“孔明先生不一起回去?”
诸葛亮摇摇头,说:“我就住在船上,有吃有喝,还要连夜绘制图纸,明日好搭建七星台。”
第二天,鲁肃果然准时在辰时赶来,一千士兵也一起来了。
诸葛亮分派任务,就以昨天选定的地点为忠心,建造七星台。
诸葛亮拿出图纸给工匠们看,工匠们再领着小兵施工。七星台共建三层,每层高一丈,底层成八卦形排列,外围有三十六丈;中层形状一样,外围只有十八丈;顶层形状也是八卦形,外围只有九丈。
士兵们开始建筑,诸葛亮与鲁肃来到江边,亲自指挥士兵把旗杆先立起来。
旗杆是现成的运来了,又高又粗,诸葛亮指挥士兵们建造底座,把旗杆立上去。
诸葛亮看看旗杆竖起,松了口气,亲自去自己的总巡哨官船上,命水手把自己的官旗从桅杆上降下来,再升到江边的旗杆上。
鲁肃不解地问:“孔明先生,这是何意?”
诸葛亮笑道:“这面旗杆上有我的名号,立在江边,表示诚意,我诸葛亮在这里恭候神仙!”
鲁肃点点头,却不知道诸葛亮没有说实话。诸葛亮立着这面旗帜,是给赵子龙指路的。这面大旗高高飘扬,诸葛亮站在七星台上,既可以观察风向的变化,江对岸的赵子龙驾船来迎,老远就看到了旗帜,一举两得!
鲁肃和诸葛亮一起监工,到了傍晚时分,七星台已经完工,诸葛亮命士兵们点起火把,连晚布置一应法器。
诸葛亮命令在七星台南面,三层都插上红旗,代表南方朱雀,红色。在七星台东面,三层都插上青旗,代表东方青龙,青色。在七星台北面,三层都插上黑旗,代表北方玄武,黑色。在七星台西面,三层都插上白旗,代表西方白虎,白色。
诸葛亮布置完毕,登上七星台顶层,换上八卦道袍,披头散发,手持桃木剑,对旁边的鲁肃笑道:“子敬,你可看仔细了,借东风就是这般作法的!明日你就看不成了,江东官员,只有你有此眼福,呵呵。”
鲁肃一愣,问:“孔明先生之意,可是明日不要我再来了?”
诸葛亮点点头,说:“明日东风必起,你要陪在周都督身边,帮他调兵遣将。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千头万绪,周瑜一个人忙不过来!你这个军中参谋,当然要帮他出谋划策,裨补缺漏!”
鲁肃点点头,转身就要上马离去。
诸葛亮忽然喊道:“子敬!你要多多保重,破曹之后,咱们再见!”
鲁肃没会意过来,点点头,对诸葛亮一拱手,骑马走了。
诸葛亮看着鲁肃的背影,感慨万千。自己过江以来,多亏鲁肃处处帮忙,帮自己干了不少事!今日一别,再见面时,可能彼此已经势同水火了!
诸葛亮感慨一番,回到七星台下,命一千士兵就地扎营,埋锅造饭,吃饱了早早歇息,明日辰时起来,布置借东风。
再说鲁肃回去,一看周瑜坐在大帐中,容光焕发,一点病态也没有。
鲁肃问:“都督,您的病全好了?”
周瑜点点头,仔仔细细地问了鲁肃,七星台建在哪里,什么模样。
鲁肃如实相告,周瑜脑海中现出南屏山的地貌,左右两边都是高峰,中间建筑了七星台,山后面是东吴地界,山前面是长江。
周瑜暗暗高兴,你诸葛亮选了块死地建筑七星台,真是自寻死路!要是你诸葛亮借不来东风,我必定杀你,你还无话可说!要是你借到了东风,也不能留着你日后成为江东的后患!东风一起,我就派大将去杀你,你顶多逃到自己的官船上,而船上士兵都是我东吴的人,一声令下,他们就回调转船头开回来,你还是逃不掉!只要东风一起,我必定破曹,你诸葛亮再无用处,我杀了你顶多被吴侯责怪一顿,却除去了你这个大患,还是划算!
周瑜见鲁肃在看自己,心想不能跟鲁肃说出计划,鲁肃跟诸葛亮交好,很可能不忍杀他,报信让他逃走!
周瑜沉吟一会,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说:“子敬,有件要事你立即去办!这封信是我以黄盖的名义写给曹操的,是诈降信!今夜还是西北风,你去交给黄盖,让他转交给蔡中蔡和,要立即送到曹营!因为曹操多疑,若是明日起了东南风,再送这封信去,曹操就起疑心,提防了。蔡中蔡和可能在黄盖那里,我不便前去,你把这封信交给黄盖,切记你送信的事不能让蔡中蔡和知道!要让黄盖说信的自己写的,然后让他们转送给曹操。”
鲁肃领命,一路来到黄盖的营帐。